随着人们对生育科学认识的完善和深入,意识到早孕期孕酮水平并不是胚胎质量好坏或妊娠是否能继续的主要标志,但在部分停留在传统认识水平上的人们心中,仍把早期孕酮检测的情况,作为判断孕育情况的主要标识,以至于出现临床上孕酮监测和黄体酮的应用严重的不规范,造成了使孕妇恐慌、过度诊疗、不规范用药的“乱象”。 孕酮是什么?从哪儿来?有什么功效? 孕酮也就是孕激素,是由女性卵巢黄体分泌的。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连同残留的营养卵子的颗粒细胞以及血管神经等共同转化为黄体,卵泡的颗粒细胞转变为黄体细胞,开始分泌孕酮(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向适合妊娠的状态转化,迎接受精卵的到来。 如果没有精卵受精,黄体分泌的孕酮水平开始下降,子宫内膜于排卵后14天左右剥脱,表现为阴道出血即月经来潮;如果 受精卵着床,胚胎滋养细胞分泌的HCG促使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并促使进一步合成分泌孕酮,以维持早期妊娠的发展。因此非孕期黄体期孕酮水平升高也是排卵的标志哦! 早在1984年就有学者对正常健康的非孕期成熟女性黄体期孕酮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在黄体早期即排卵后3~4天,一天24小时内孕酮分泌是稳定的;但在黄体中期及晚期, 一天24h内的血清孕酮水平波动非常大,为16.8~129.8 nmol/L(5.28~40.82 ng/ml)之间。该研究还揭示了在黄体中、晚期,孕酮的分泌是呈脉冲式的,也就是说,这时期孕酮的分泌是动态的,在分泌高峰和分泌低谷间动态切换,同时不同个体孕酮分泌的差异也非常大,因此仅采用瞬时孕酮水平评估黄体功能是不科学的。 早孕期的孕酮分泌规律是什么? 妊娠早期,孕激素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而妊娠8~10周后,胎盘逐渐形成,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替代妊娠黄体分泌孕酮,并在孕8~10周之前,和胎盘绒毛分泌的HCG同步上升。此时的孕酮水平其实是胚胎发育的结果。 妊娠早期黄体对孕激素的分泌也是呈脉冲式的,因此血清孕酮水平的波动很大,有时可低至17.4nmol/l(5.47 ng/ml),因此,虽然检测到孕酮值低,尤其瞬时孕酮水平,并不能真实反映血中的孕酮水平,也不能说明胚胎发育异常。 生理条件下,人类维持早期正常妊娠的血清孕酮水平维持在20~30ng/ml就足够了。为此,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于2015年发表了《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共识中明确指出:临床只推荐检测血清HCG水平以判断妊娠绒毛活性,超声检测胚胎发育情况,不需要监测血清孕酮水平及变化。 在孕8~10周以后,经阴道超声已经可以明确观察到宫内有无孕囊、宫内孕囊的形态和胎心搏动,附件区的异位孕囊,这时超声对妊娠状态的评估和诊断就是最准确的了,再查HCG和孕酮意义不大。 早孕期孕酮对妊娠维持的意义何在? 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早孕期由妊娠黄体合成分泌孕酮,促使子宫内膜蜕膜化,营造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土壤”条件。 胚胎是包含有父系和母系遗传物质的复合体,因此对于母体而言,胚胎植入就像是“半器官移植”,而早孕的维持实际上是一个“半免疫抑制状态”的维持。早孕期孕酮能诱导母胎界面的免疫保护机制的形成,从而避免胚胎被母体“排斥”,使妊娠得以继续。 此外,早孕期孕酮还能降低子宫平滑肌的敏感性,抑制子宫异常收缩,确保子宫处于静息状态发挥“安胎”的作用。 早孕期孕酮水平监测及补充 人们监测早孕期的孕酮水平,是因为害怕流产。但自然流产的病因很复杂多样,约50%是随机发生的胎儿绒毛染色体异常,注定是无法来到这世界的。其它还包括子宫畸形、抗心磷脂综合征、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可能涉及孕酮水平不足的应该只有内分泌因素和心理因素这两类人群。 1、内分泌包括 排卵障碍、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失常、胰岛素抵抗等。 卵泡发育不良、高泌乳素血症、促 排卵药刺激等,可能影响黄体孕酮的分泌而致孕酮不足但常常并不一定能从孕酮水平上反映出来,可以预防性的适量补充孕酮“保胎”。 2、 试管婴儿助孕中 促排卵的降调和促性腺激素的使用,以及 取卵时颗粒细胞的丢失,会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因此有很强的证据证明,试管婴儿助孕中补充孕酮进行黄体支持已成为常规治疗,理由充分。 3、对于阴道少量出血,无腹痛和其它不适的先兆流产,可给予适量的孕酮预防性保胎。等孕8~10周超声检查一旦发现 胚胎停育或宫外孕,则立即停用黄体酮。 4、近来心因性不孕和流产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较多的研究表明,过度的焦虑、紧张、抑郁、以及长期熬夜等会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平衡和功能,进而导致黄体功能不足而致不孕或流产,因此对于此类人群适当补充孕酮助孕保胎治疗是合理的。 5、孕8~10周时,胎儿胎盘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逐渐替代妊娠黄体分泌孕酮,直到足月分娩。这一时期孕酮水平低下,就不是造成流产的原因,而是胚胎停止发育的结果。 孕酮一如它的名称,是为妊娠保驾护航的重要激素,但由于其脉冲式分泌的特异性以及较大的个体差异,使得临床检测的瞬时孕酮水平又具有了不确定性:不能真实反映血中孕酮的总体水平,且并不优于血HCG的量化测定,因此,不能盲目的以孕酮水平作为衡量早孕胚胎质量、或预测妊娠结局的标杆,而应该综合评估。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于2015年发表的《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以血清HCG水平判断妊娠绒毛活性,超声检测胚胎发育情况,不宜将血清孕酮水平作为早孕胚胎发育的监测指标。 了解到这个情况,优医国际相信你对于孕早期的孕酮检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妊娠的过程是个复杂的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应从多方面判断和了解自己的孕期是否正常,不要让孕早期孕酮指标这个单一的数值影响了你的情绪,避免发生因心绪的烦恼而导致的妊娠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