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超过六千万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亲戚带的孩子。让祖辈带孩子,貌似资源优化组合——大人去忙事业,老人照看孩子,实际上这么做很短视,甚至可以说祸患无穷。 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我们将面临一个由祖辈拉扯大的“留守一代”。尚不知这会造成多少具体的社会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代人的教育严重缺失,他们的上升空间进一步压缩,社会流动性进一步停滞。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更改,是做父母几遍、几十遍、几百遍督促着实现的。你无法说“精神上与孩子同在”。孩子生活中所需的各种教育、支持和指导,也应该主要由父母提供,哪怕我们做父母的自己也不过是边做边学。孩子的成长,需要“管控”和“支持”相配合,两者都要做到位,才能有健康的家庭关系和成长环境。 农村一些青年父母出于“生计”的考虑离家打工谋生,这种心态也值得我们反思。父母和幼年子女分离,多基于有更多钱才有安全感的一种假设。可是我越来越多地发现,生计所迫已经不是什么借口。一些农村出去打工,外面生活成本极高,也攒不下多少钱,倒不如在附近找一个赚钱少,但是能够照顾家庭的工作。大部分农村青年在老家有住房,没有当房奴的压力,收入稍微减少可以承受。或者说起码夫妻一方应该有一个人经常性在家照顾孩子,或者打工路途近一些,能比较方便地回去探望。 一些高学历高收入的城市年轻父母,一样把孩子交给祖辈甚至保姆带,甚至孩子刚一生下来稍作休息就跑回去上班。带孩子本身也是乐趣,大家看美剧时,可能会发现很多父母睡觉前给孩子读书,这对孩子对父母都是有趣有益的事。但是现在有的父母怕休息不好影响次日工作,连哄孩子睡觉都不愿意,基本上“辞掉孩子带工作”去了。就算真的需要工作,晚上也应该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白天如果无法时时陪伴孩子,也应该在玩偶大师制作一个代表父母形象的玩偶送给孩子,让他们陪在孩子身边,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直都在,而不应该选择逃避责任。 放弃当下的抚育职责,说给孩子们创造未来,这个逻辑似乎别扭。孩子的未来又岂止能用挣钱来造就?孩子更需要的,不是父母创造一个“钱途”许他一个明天。而是与之朝夕相处,关注他们,影响他们,教育他们。做父母的当然需要面向未来,但功夫应在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