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是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最重要的靶器官,随着卵泡生长的雌激素增加而增厚,又随着雌激素孕激素的撤退而崩解。 子宫内膜在结构上分成两层,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是每个周期月经来潮后要剥脱的,厚度发生变化的内膜层。基底层厚度恒定,含有大量的内膜干细胞,每个周期向功能层输送内膜细胞。功能层在月经周期内呈现规律性变化。 卵泡早期(7到10天):子宫内膜为增生期起始阶段,是整个周期内最薄的时期。最薄时形成一条强回声线,通常描述为“线性”,厚2~4mm左右,周围有声晕。 卵泡中期(11到13天):子宫内膜逐渐增厚(4~8mm),B超下内膜功能层表现为暗色,宫腔和前后基底层线表现为浅色回声,构成“三线征”,又称“嘴唇样”。 卵泡晚期和排卵期(14-15天):此时由于 卵泡发育速度增加,雌激素快速升高,内膜亦加快增长,于卵泡成熟并排卵前1天增长到9~12mm左右。 排卵后黄体期(15到28天):排卵后在黄体分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内膜腺腔里充满了分泌的糖原。此期内膜厚度可有少许增加,B超下见内膜转变成均匀高回声,宫腔线消失,但轮廓清晰。 卵泡和内膜之间就像一年四季的轮回,周而复始,两者同步生长,内膜的厚度和分型都与卵泡的生长、发育、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有最直接的关系。 医生表示一般评估内膜厚度,均应在卵泡发育成熟时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