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浙江省中医院违规操作,5名治疗者感染艾滋病"?
在省卫计委通报的前一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虽然消息来源自医生朋友,但因为事故的严重甚至可以说是夸张的结果,当时我对于内容还是有些半信半疑。结果第二天就看到了卫计委的通报。
实际上,出事故是根源自医院长期的不良医风,而不是仅仅是个“偶然”。本人在浙江省中医院实习一年,期间便感受到这个医院的“扣门”。
1.腹腔镜一般打3-4个洞,手术完成后,定期要对几个洞消毒换药。我的方法是每个洞消毒3次,如果是3个洞的话,就是分别消毒9次,用9个碘伏棉球。
某科某副主任看到后,就说:同学,你这也太浪费了。于是,他亲自来示范,1个碘伏棉球同时对3个洞一起消毒,这样消毒3遍,只用了3个碘伏棉球。
示范完毕,他走了之后,一旁的某个新进来工作的小医生偷偷和我说:正确的消毒方法你知道的吧?!我说:我知道的。他说:反正别学他的方法。
此后,我依旧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消毒换药。其实平时的一些节省,比如一张纸双面打印,这个我是同意的。但是换药消毒事关患者康复情况,何况一次换药收费30、40元,成本就几块钱,我真心觉得没必要为医院节省。
2.有一次,某个病人的伤口上的纱布需要拿除。我便打算戴了个手套过去,拿掉它。一个护士见到我在找手套,就说我浪费。然后她拿着药物包装壳外面的已经撕下来的塑料薄膜,说用这个就好了。然后她的手就着塑料薄膜把病人伤口上的纱布拿了下来。
但此后我并有那样做过。从小而来的洁癖告诉我,谁知道那些早就撕下来的薄膜是否真的干净。
3.每个病区的心电图机器的V1-V6导联的小吸盘只有1个。正常的情况应该是有6个。问原因。有人回答:担心小吸盘在操作的时候掉了,造成浪费,所以干脆就只给1个。做的时候,一个个导联换着用同一个小吸盘就行了。
显然,实习生的人工很廉价,比不过几个小吸盘的价格。
4.外科一般有共用的无菌剪刀。主要是用来剪无菌纱布之类的。按理说无菌剪刀竖直是放在无菌容器里,无菌容器里应该放置一定量的消毒液。然而省中外科的某病区放置无菌剪刀的器皿里是没有消毒液的。我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以为是里面消毒液挥发完了,就打算倒一些消毒液进去。然后被护士阻止了。护士说:我们一直都不加消毒液的。
5.有些科室,口罩是限量供应的,拿个手套要和护士汇报。部分科室的无菌手套藏得很好。实习的某段时间里,我也养成了一个口罩戴好几天的不好的习惯。后来,自己买了一些口罩和手套,因为不想看护士的眼色。
总之,这种“扣”的气氛是广泛的,从上而下的传承。因为“扣”而出事,也可以说是迟早的。
省卫计委通报后,无论是省中还是浙中大都是鸵鸟式的应对方式。首先是大规模的网上删帖。网易、腾讯、央视等媒体的网络新闻都被删,杭州的本地论坛、天涯、丁香园、知乎等也进行了删帖。甚至是刊载在浙江日报第三版的原通告也在网络版报纸中进行了全版删除。然而可以看到有两个地方没删除,一个是卫计委官网通告,一个是人民网新闻。再之后,省中及浙中大的官网无法正常打开。数日后,待国家卫计委通报后,许多被删除的新闻、帖子都回来了。
认识很多省中的人,事件通报前,他们对这件事闭口不谈。通报之后,先是有省中的人群发消息说:“接省卫计委宣传处紧急通知,有关浙江省中医院艾滋病毒感染医疗事故案的新闻,全市卫计系统的相关单位及个人一律不转发、不评论。”然后在校友群中,也有省中的人呼吁对于卫计委的通报“不转发、不评论”。
我在空间里分享了省卫计委的官网通知。于是马上有几个人来联系我,劝我把这个删除。对我说:卫计委要求医务工作者不要转发,要保护好自己。
至此,我有几个疑问。删帖是何人所为?为什么卫计委已官网通报并刊登浙江日报,却有人说卫计委不允许转发、评论?
对于整件事,我不由得想起旧时中药界的箴言“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配制药剂,古语谓之“修合”。外人看来似乎多一味,少一味, 增一分,减一分无关生死,不伤大局,好像说的过去。但所谓“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一个人的作为,外人不一定能够尽知,但其动机好坏,冥冥上天,自会知晓。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在抓药、制药时,外人看不到药物是否是足味数、足量的。
在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移液操作的时候,外人看不到是否遵守了“一人一管一抛弃”。
在进行手术时,外人看不到是否严格无菌操作。
然而不规范的操作,必然事关患者的健康。哪怕只是小概率事件,不得心存侥幸。
做到规范操作,既是需要一个人的自律和良心,同时也要良好的制度和监管,以及良好的医疗氛围。这样才能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希望国家、省卫计委能给予公正、公平、公开、正义的处理,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并警醒各大医院及医务工作者勿再犯此类错误。 2017年2月9日,网络上同时曝光两大骇人听闻的医疗舆情:浙江中医院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导致5名治疗者感染艾滋病毒;青岛城阳人民医院为了参加评选瞒报乙肝爆发。随着两大医疗舆论热点的出现,网络抨击言论越来越激烈,互联网舆情危机在短时间形成。网络舆论分成三波:1、对两家涉事医院的批判 2、批判监管部门不履职 3、对新闻媒体不持续追踪反而删帖的行为表示不满。
通过对网友舆论热议,可以分析出突然事件之后各大涉事主体究竟要如何进行舆情应对:
1、批判医院草菅人命:
艾滋病,在公众眼中,本就是一个象征着死亡的名词。从社会分工与社会角色的扮演来说,医院承担的是救死扶伤的任务,医生被整个社会冠以“白衣天使”的称号,这样正能量的形象却做了最黑暗的事,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给了这个社会一剂最大的“绝情丹”。“为了省点钱,草菅人命”评论者在打下这一句话的时候,该是多么的心痛。
医院作为生命和爱的殿堂,需要的不仅是盈利,更多的是责任感。个别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缺失,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规范落实不力,没有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开展诊疗工作。为了避免这样的舆情出现,医生更需要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自己最亲的家人,只有同理心,才能更加认真对待。除此之外,医院也需要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完善医院管理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加大全员培训教育力度,这样才能切实保障患者健康权益。
2、批判监管部门不履职
任何行业任何部门出现负面舆情,受网友抨击最大的永远是监管部门。不少网友呼吁:“除了涉事医院领导要下台,监管部门领导同样要下台”、“当局应向全体国人公布交叉感染爱滋病的全部真相,把下令封锁消息的党委领导、行政领导、宣传部领导法办,把玩忽职守的卫计委领导判刑以谢国人”、相对涉事医院而言,公众对于政府的批判来的更加激烈。尽管事发后国家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浙江省中医院医源性艾滋病病毒感染事件。接报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等负责同志立即批示责成当地了解情况,查清原因,对患者迅速进行检测,及时采取应急预防措施,全力进行阻断和诊治,对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负面舆论还是不绝于耳,甚至有越来越盛的趋势。
面对这样的突发舆情,相关监管部门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获得公众的理解呢?
医疗安全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麻痹疏忽。归根到底还是要把政府的权利落到实处,对于藐视生命牟取暴利的医疗机构,政府应该要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事件处置工作,加强对当地的指导和督促,组织专家细化诊疗方案,尽最大努力减少伤害。对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人员绝不姑息,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和问责。并举一反三,正视问题,进一步加强全国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严密制度,狠抓落实,严格规范操作。
除此之外,政府是权利发代名词,近年来政府依靠权势官商勾结的负面舆论逐年趋升,并常常会以点带面,个别政府部门的危机很有可能会危机整个行业,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形象塑造,主动出击,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及舆情应对,才能有效扭转弱势地位。
3、对新闻媒体的不满
“浙江中医院艾滋病感染”和“青岛瞒报乙肝爆发”舆情一出,立刻引爆互联网舆论。这个时候,公众最需要的就是真相,对于这两件事的具体报道。许多主流媒体在报道“浙江中医院感染艾滋病”的新闻后,又悄悄的删掉了该新闻。主流媒体的受众相对来说是广泛的,尽管删掉了新闻,仍然是有众多公众看过这条新闻的。于是做为传播环节的新闻媒体也免不了收到舆论的苛责,其中“人民日报”和“新浪新闻客户端”更是被网友点名指责。作为传达新闻和热点的媒体,为什么集体删帖,媒体报道的缺失助长了谣言的快速发展“为什么前期删帖?原因是什么?”“我就关心前几天大规模删帖是谁主导的”“为什么前几天几大官媒突然的发出信息后又删除了@人民日报@新浪新闻客户端。
其实作为主流媒体和官媒来说,责任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跟踪报道,给万千公众还原事实的真相。而不是封锁消息,选择“捂、盖、瞒”应对舆论。同时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引导,消除公众的猜疑心理,反之则会将公众推向了对立面。
不是天灾,是人祸。
真正可怕的是,医生有没有动机帮医院省钱?如果没有动机,那说明这家医院很可能一直是这样操作的。
具体情况我不知道,但在现实医院中,很多都是老人带新人,新人怎么做,都是老人教的。
这次是在病人治疗期间感染,而在治疗前做了检查,没有艾滋。所以如果该医院一直是这样做的,之前没有出事也是很可能的,因为在治疗前会检查。又是一起加深医患关系矛盾的事件听一个朋友说,还有34个也接触了,但是没有确诊的。这个不是普通试管,要一万多一只而且不收费,医生这么做最大可能就是领导意思,节约成本。不然谁会傻到替医院省钱把自己弄进牢里。而且还不止是她一个人这么操作。那就可怕了,大家都这么使用感染艾滋梅毒肝炎传染病的人那就不仅五个。这也是反应了当下这个制度问题,她只不过是只抢头鸟说实话,我以前相信医院,现在不信了,本人之前在医院也出了次医疗事故。目前我的建议是大家去医院检查一定要仔细观察检查道具,尤其是内窥镜,我母亲有过一次检查喉镜,当时前一个人检查过之后到我母亲检查我发现医生只是简单的用那个药棉把喉镜捋了一下。我当时就质问,医生始终坚持这种方法严格!这些被传染的女的太惨了
飞来横祸
好几个还怀孕了 老公大概应该以后都是会和她们离婚的 早晚的问题
以后一辈子被人排斥 这个问题不出意外答得人一多就会被删掉的
有时候医院医生示弱群体,有时候凡是发生事故,能否做深入的调查已无关紧要,上级总可以归罪于下级。周密的调查既费周折,而背锅者又提出证据为自己辩护,如所出事情在到任之前既已滋生,或其差错在于其他部门,又或上级指示,则调查无法深入无法完结。责任不明,必将破坏整个医疗体系的制度,失去以后做事的依据。然则体制删新闻,掩盖为经济利益导致的医疗准则无法执行之令人伤心的黑幕也就不足为奇了。民众嘛,不过是一群健忘而麻木的猪猡,随便拿点其它新闻就盖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