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开启左侧

在国外生子是怎样的体验?

[复制链接]
1599 0
现在怀孕两个多月,刚从德国搬到法国,两地虽近但体制、语言、文化差异巨大。尤其是我和先生都不会说法语。请有经验的妈妈、爸爸一起来交流一下在国外生产的过程、经验与利弊。
我的美国生子经历
1.我从2009年年底起在美国中西部一个人口稀少的南达科他州读博士。我和媳妇是2013年2月认识的,当时她在北京上班。四月底我回国,和她基本上把婚事给定下来了。7月初她申请了旅游签证和我一起到了美国洛杉矶,我们住在朋友家,在加州深度旅游,停留了40天。8月中她和我一起飞回了中西部大农村,这个时候发现她怀孕了。本来计划的是她先回国,2014年夏天回国结婚的。既然已经怀孕了,就在美国结婚,把她的身份转成了F2(陪读)。转身份用的USCIS的网上申请系统ELIS,很方便。现在,我媳妇正在F2转F1准备学英语。(2017年注,我们现在已经定居美国,生了二胎,住在科罗拉多州)


2.WIC是美国政府资助的母婴营养计划,为低收入家庭的孕妇和孩子提供膳食辅助。因为博士生收入极低,自然符合要求。孕期第二个月起,我们就开始领取WIC支票,一个月有10美元购买水果蔬菜,另外有一些固定的食品,包括花生酱,牛奶,麦片,鸡蛋,等等(大概价值70美金)。产后一个月开始可以领到大概值100美金的东西,添加了鱼和更多的牛奶、鸡蛋。孩子六个月之后还会发辅食。项目的目的是为了让孕妇合理膳食,生出健康的宝宝。每个月去领支票时,会有护士对孕妇的身体进行简单的检查,包括,体重,血压等。并且会询问孕期的情况,给出一些简单的建议,比如,如何准备婴儿安全座椅和婴儿床。而且每次都会发相应孕期的文字资料(包括孕期反应、缓解方法、宝宝发育等)。


3.婴儿安全座椅和婴儿床是媳妇经过千挑万选,最终在沃尔玛买的,主要考虑的是性价比。婴儿座椅和推车一起算一套,叫“travel system(旅行套系)” (大概130美金)。婴儿的安全座椅是提篮式的,提篮可以方便的固定在汽车里的基座上,也可以固定在推车里。婴儿床我们买了一个便宜的Pack n' Play (74美金)。主要还是考虑到经济条件有限,并且在美国是临时住住。其实,在当地可以领取免费的全新婴儿安全座椅。不过这种座椅是要一直固定在车上,不能取下来随时拎着走的。现在宝宝比较大了,提篮快要放不下了,于是我们还是领了一个免费的安全座椅。


4.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WIC领支票,还是领安全座椅,都是不检查证件的。第一次去WIC办公室,我带了上一年的报税单(在美国报税单非常重要),证明了我是低收入。那个时候我和媳妇还没有领证(差几天),工作人员让我媳妇填了表,然后就给我们预约了下一次领支票的时间。我和媳妇从WIC出来的时候都有点没有回过神来,没有检查她的护照,没有检查她是不是在美国合法居留,没有检查我们的结婚证,没有检查我们居住地址证明,唯一检查了的材料是我的报税单。领安全座椅就更夸张了。第一次去(Family Resource Network)办公室,他们问有没有预约,我们说没有,于是给我们了一张预约卡,让我们下周再来。第二周,我们去的时候,崭新的安全座椅已经准备好了。工作人员仔细介绍如何使用,各种注意事项,给了一堆阅读资料。临走之前,我媳妇在一张表格上签了个名字,仅此而已。
5.我媳妇来美国的时候没有买任何医疗保险,也没有想到这一来会在美国滞留这么久。生孩子的医药费着实让我们着急了一把。我刚开始在网上查了很多政府的医疗项目,准备申请Medicaid。去了之后,他们告诉我,我们不是美国公民,不可以申请政府的项目。但是他们给了我一张单子,上面有附近一些医院的低收入项目,也许有用。于是我一个个的打电话,估计前前后后乱拨了十几个号码。最终转到了本州最大城市的一家医院,对方说他们有针对低收入孕妇的项目;约了一个时间,让我们带着材料过去。我终于不那么担心了。按照前两年的流行语应该叫做“在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你伤不起啊伤不起”。
6.第一次去医院很顺利,我在地图上先查好了地方,离家不远,90公里的样子,开车一个小时就到。医院非常大,有好多栋楼,我也不知道怎么的,鬼使神差,直接就把车停在了我们要去的那栋楼前面。从大厅走进去,一问,办公室就在旁边,十米之内。接待我们的是负责就诊者资金方面的专员。她一边问我们情况,一边帮我们在表格上填信息。因为那个时候我和媳妇还没有登记,所以她算是单身无任何收入,这下方便了,连我的税表都不需要看了。财务专员一边问,一边填,态度热情;询问每一项收入我媳妇都果断的说no,她就高兴地写一个0,一边写一边说perfect(太好了)。表格填好她告诉我们,我媳妇完全符合条件,于是给了我们一张预约卡。下个月来做第一次产检。产前检查加生产一共是一千美金。我和媳妇走出医院,总算是放心了,孩子有地方生了。
7.后来我们才知道,生孩子的这家医院是本州最大的医院,简称医院A。实力非常雄厚,在全美国排名前100。不过当时能找到地方生就心满意足了,根本没有挑选的资本。医院A在本州最大城市,人口20万。我们住在大学城,人口3万多。大学城也有一家非常好的医院,简称医院B。刚发现媳妇怀孕的时候我就在广播里听说本地这家医院B有生育信息交流会,欢迎所有想要生孩子的人参加。我和媳妇就按时跑去咨询。交流会在医院B的会议室,分成各个“展台”。每个展台一个主题,比如,饮食与运动,母乳喂养,助产士,医生介绍,免费按摩,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我最喜欢的饮料和点心。去的人不多,大概15-20个。我们当时问了一下价格,顺产大约一万到一万三,剖腹产一万五以上。心里一下子就咯噔了,生个孩子人民币要花十万块,真的有点承受不起。
8.在医院B咨询的时候,媳妇被母乳喂养积极分子给盯上了。一个老太太,主动邀请我媳妇参加她们的“母乳喂养互助支持小组”活动。互留了联系方式,下周来接我媳妇去参加活动。我住在远郊,她来接我媳妇再送回来,油费就要花4美元,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支持小组主要就是妈妈们聚在一起喂孩子,交流各种心得体会。也会有一些主题性比较强的讨论,比如各种带孩子出门的装备、背带,试用加交流。我媳妇去了两次就暂停了,因为让别人接送太不好意思了,而且距离预产期还早,肚子都没有大起来,看着别人喂孩子也没多大意思。后来生了孩子之后又去过几回,就自己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咨询组织者和别的妈妈们,和别的妈妈聚聚也蛮有意思的。这些都是媳妇给我讲的,我可没亲眼见过一群女人集体喂奶的壮观场面。


9.母乳喂养对于所有准备要孩子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我们接触与生孩子有关的信息起,就被一次次的灌输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的观念。无论是WIC,医院B的咨询会,医院A的医生,母乳喂养互助支持小组,产前课,Family Resource Network,街坊邻居,朋友,等等,等等。母乳喂养好不好,有多好,我就不在这里罗嗦了。我媳妇是坚定的母乳喂养粉丝,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国内很多人费尽心思买进口奶粉,其实孩子最好的食品是妈妈的奶。不过,我媳妇给我讲,国内母乳喂养的社会环境比美国差很多,她的同学、朋友都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要坚持很不容易。遇到困难也找不到人帮忙。在这边,医院和WIC都有母乳喂养专员,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生了孩子之后WIC的专员还可以亲自到医院来现场指导。学校图书馆还有专门的母乳喂养室,无论是去医院、餐厅、教堂、商场,只要问有没有地方可以让我喂宝宝,总有人热情地帮你找房间,并告诉你“慢慢别着急,不会有人打扰的”。总之,可以感觉到全社会有一股合力,支持和帮助妈妈们母乳喂养。


10.第一次产检和我们的医生见了面,是一个年轻漂亮的白人女医生,约翰逊。她询问了我们一些基本情况,告诉了我们一些基本的安排,给了我们一些资料,还做了B超。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看到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模糊的影子,影子中间是一颗小心脏在不停地狂跳。媳妇很开心,拿着打印出来的B超单反复看;我则有点惆怅,将来的日子估计是要吃苦头了,博士都还没毕业,工作没有落实,收入微薄,时不时还要靠父母接济,居然马上就要当爸爸了。约翰逊医生和我们是同龄人,挺聊得来,人又漂亮,我和媳妇都很喜欢她。离开之前,医生给了我们下一次的预约卡,四周之后再来。就这样,每四周和医生见一次,之后是两周一次,直到临盆前一个月改为每周一次。


11.有一个事情要吐槽一下。第一次产检之后,我们收到一张医院的账单,67美金,写的是检验费。我和媳妇一头雾水。下一次到医院,就把账单拿出来,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医院收孕妇,需要有确认怀孕这个环节。第一次见资金专员的时候她就提醒我们去诊所检查,确认怀孕。她还告诉我们,诊所便宜一点,四十多美元就可以出报告。我们没有理会,心想,中国朋友给的人民币五毛的验孕纸我们都用了三根了,怀孕是一定的,错不了。结果,确认怀孕的环节没有完成,医院居然专门检验一次。按照前两年的流行语“宝宝的心跳都看到了,有木有啊,有木有!!你心跳都看到了,还要验孕,脱了裤子放屁啊,有木有啊,有木有”。
12.产前检查波澜不惊。美国可以鉴定性别,男孩,其他的和国内应该也差不多。医生问我们要不要检查唐氏综合症,我想了一下,无论如何这个孩子我会要,检不检查也就没有意义了。媳妇每天学习很多孕产知识,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每次都会记下一些问题。见到医生之后就一个个地问,一个个地搞清楚。医护人员都非常的热情、友好、耐心,充满了微笑和祝福,也许大部分是出于礼貌,但着实让人舒心。待产的几个月都非常顺利。这时的天气也冷起来了,这里纬度和哈尔滨差不多,冬天很冷。孩子的预产期是四月底,等春天到来的时候,孩子就要出生啦。
13.待产期间媳妇除了中前期有一点点小恶心以外,没有太大的孕期反应。整个孕期基本上该吃吃,该玩玩。由于受到了西方科学孕产理论洗脑,不仅不会静躺保胎,反而会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保证一定的活动量对顺利生产有帮助。孕期里,我们开车十几个小时,去圣母大学见了一对读博士的朋友;沿着密西西比河北段看了满山的红叶;去爱荷华州的一个基督教青年营参加了我一个好朋友的婚礼,婚礼美国乡土味儿十足;2月我们去了州府,刚好遇到州议会会期,顺便去了Wall Drug和Badlands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和大角羊亲密接触。总之,孕期里媳妇非常活跃,基本上每天都有很多活动。很多旅行都可以单独开贴记录,这里就不赘述了。


14.整个孕期媳妇的精神状态都不错。我们参加了很多活动,去了很多地方玩,也有很多的朋友。我以前的一个学生(我在学校教了三年中文)想继续学习中文,我就让媳妇给他免费辅导,一周在学校碰面两次,每次1个半小时;学校有“交流伙伴”项目,我们也申请参加,学校给媳妇安排了一个特别漂亮的19岁当地小姑娘,每周见一次,聊聊天,了解当地语言文化。此外,因为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五年了,有好多朋友,经常会聚一聚。我媳妇的英文功底还不错,我和朋友聊天,她能听懂大半,有些不太明白的,我一点,她就知道了。媳妇说,所有人在网上都说美国是个大农村,无聊得要死,她怎么觉得有那么多的事情,那么多的朋友,停都停不下来。


15.我的一个博士同学Erin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媳妇刚来的时候见她大着肚子,一起吃了一次日本餐(其实都是福建人开的)。没过几周,她就生了个女儿。等孩子稍微大一点了,我们偶尔会去她家坐坐。Erin是一个非常善良、热心的知识女性,传授给我媳妇好多好多的经验,包括如何孕期调整心态,如何做birth plan(生产计划)等等,都是第一手的新鲜经验。如果聊天过程中有什么实用信息她不确定具体内容;回家之后,她会查清楚,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详细地把网址以及介绍附上。当然了,物质上的帮助也少不了,小孩子的衣服、尿布、湿巾、奶嘴、玩具等等,给了我们好多。有一些是用过的,有一些是全新的还没有用到的。这也导致了我家孩子有时候会穿女孩子的衣服。现在她搬去了明尼苏达州,距离我们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偶尔还会见面。


16.Erin很喜欢我媳妇拍的照片,当然了,因为她拍得好。我媳妇以前在国内专业搞过一段时间的摄影。希望在我写完这篇帖子之后,她能给部分段落配一些精彩的图片(她做到了)。我媳妇给Erin的宝宝拍了不少照片,也拍了一些全家福,特别温馨。媳妇自己也用镜头记录下了自己肚子渐渐变大的过程,很有意思。别人家好像都是老公玩摄影给媳妇和孩子拍照。我家反过来,都是媳妇给我和孩子拍。等到我给媳妇拍的时候,需要她把相机调好,我只负责按快门。有一个会拍照的妈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以后孩子长大了,会有很多美好的成长记录。


17.孕期进入五个月的时候,媳妇刷牙经常会牙龈出血。不是一点点血丝那种,而是嘴里的牙膏沫子全部红起来。12月的一天早晨,又出了不少血,她说得去看看牙医。于是我打电话给一个有低收入项目的牙科诊所。刚好当天一个预约的病人有事去不了,我们就马上开车过去。这个诊所距离我们住的地方开车要一个小时,在一个人口几千人的小镇。诊所条件非常好,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崭新崭新的;诊室里干净漂亮。因为博士生收入极低,我们看病一次只需要花25美元。牙医给媳妇做了一个全面的口腔检查,建了档,由于怀孕没有拍X光。大夫说,牙龈出血主要是口腔不卫生,整个牙龈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发炎,诱因是孕期的荷尔蒙水平大幅变化。他说,做一个全面的口腔清洁、洗牙之后应该就会好起来。于是牙医和助理退下,换了一个高大的口腔清洁师。她仔仔细细给媳妇把牙洗了一遍,看得我心里一紧一紧的。临走之前她还给了媳妇牙膏、牙刷和牙线。果然,媳妇的牙龈再没有出血。


18.只需25美元就可以口腔全面检查加清洁,我有点心动了。于是我也预约了牙科检查,准备把我的牙齿好好清洁一下。从19岁开始,我抽了11年的烟,一个星期一两包。牙齿上有很多的烟渍。自从和媳妇认识,我就开始断断续续地戒烟,等到她怀孕就基本上不抽了。我盘算着,把牙齿洗干净,以后再也不抽烟了,和恶习彻底说再见,不留任何痕迹。虽然心里很清楚戒烟对自己好,对媳妇好,对孩子好,但是做起来真的很难。戒烟的那段时间,经常觉得心里发慌,偶尔会有强烈的冲动想要点上一支烟。幸好最近的加油站便利店也有10公里的距离,而且一包烟要7美元,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买烟的成本实在太高。即便如此,孕期之中也复吸了两次。现在好了,生理上的依赖基本上已经完全消除了,再也不需要忍受戒断反应的折磨了。如果不是因为老婆孩子,我是肯定戒不掉的。也算是生孩子的福利吧。


19.虽然本镇的医院B生不起,我们选择了提供低收入项目的医院A,但是咨询会上医院B的工作人员还是鼓励我们参加他们办的免费产前课。三月到四月中的课程完美配合媳妇的预产期。课程一共分为六次,每周三晚上两个小时。内容非常丰富,从孕期讲到产后,从呼吸调整讲到安全座椅,有时候还会请嘉宾,护士、家庭医生、社区资源专员、助产士等。虽然课程是免费的,但是质量非常高,我和媳妇学到了很多东西。水果、饮料、点心也是充足供应。虽然我们不在这个医院生,参观产房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去看了。老师讲了他们如何给小孩子绑手环脚环防止抱错。我开玩笑说,没关系,我和我老婆认准那个亚洲孩子就行,把大家给乐坏了。第一次经历生育,我和老婆都没有任何经验和思想准备,但是看到这么多人和我们一起从头学起,心里压力小很多。一周周过去,看着来上课的孕妇们,肚子像吹气球一样大起来,也是蛮有意思的。


20.媳妇的父母都退休了,四月初他们顺利抵达美国,准备迎接他们的第一个外孙。最后一次产前课他们跟着我们一起参加了。远道而来的“贵宾”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但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很不理解,又不在这里生,怎么还可以免费上课,而且好吃好喝伺候着?他们不知道啊,三年前无知的我生病发烧,难受得要死,于是就自己开车跑到医院B看急诊。美国的医院不会拒收你,很耐心的给我检查了一下,问了一些问题。然后告诉我,没事,回家休息吧,多喝点水。一周之后收到账单,330美元!我用两千多人民币换来的是一句“回家好好休息,多喝水”!在中国,任何一个屌丝男朋友,都会给女朋友说“好好休息,多喝热水!”,发条短信一毛钱都不到!相对于高昂的医药费,产前课这点开销,九牛一毛的啦,医院有的是钱。
21.有一次在WIC,护士问我们东西准备得怎么样了。我们说,安全座椅和床都买了,不过尿布一点都还没买呢。护士就说,镇上的卫理公会(教堂)每周一有免费的尿布可以拿,你们应该去看看。于是我们就去咯。卫理公会每周一都会组织一次免费的晚餐“丰收餐桌”,除了丰盛的食物以外还会发放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有孩子的家长可以为每个孩子领一小包尿布和一包湿巾,尿布大概有20片。孕后期我们就开始领尿布了,加上Erin给的一些,足够撑好长一段时间了。后来孩子出生了,领的尿布加上朋友来看孩子时候送的,基本上够用。如今孩子快六个月大了,我们只买过三箱72片装的尿布。湿巾完全够用,一般一周用不了一包。


22.丰收餐桌发的冰冻批萨是我的最爱,回家先用微波炉热一分半钟,然后用平底锅煎一下,非常方便好吃。我估计这些批萨是镇上自助批萨店,比如必胜客,每天卖不完剩下的。领到的面包也基本上是超市卖不掉,还有一两天就要过期的。夏天和秋天,附近的好心人也会把自己家里种的新鲜蔬菜拿来跟大家分享。每个月的最后一次丰收餐桌,会发好多东西,洗碗用的洗洁精、罐头、卷纸、洗发水、肥皂等等。此外,卫理公会每个月还会免费帮忙给汽车换机油和维护保养。不过我每次还是到沃尔玛换机油,没有利用过这项服务。卫理公会提供的无私帮助不仅在物质上为我们节省了金钱,在心理上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心理慰籍。善意的关切和无私的帮助对于身在异乡初为父母我们来说特别重要。
23.在卫理公会的丰收餐桌,我们认识了另外一家中国人,丈夫小赵、妻子小刘以及他们的儿子Jacks。Jacks比我家孩子大半岁,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居然没有学会爬就先学会走了,特别有意思。小赵和我一样,都是博士研究生,她媳妇和我媳妇一样,都是在这边陪读,又都生了儿子。而且,一聊才知道,她们俩是在同一家医院遇到的同一个大夫!两家人顺理成章成了好朋友,有消息互通有无,有事互相帮忙,每周至少会在丰收餐桌上聚一次。能在异国他乡,遇到有着这么相似经历的一家人,真开心。Jacks穿不下的衣服也自然变成了我家孩子的衣服。
24.插一段和生孩子无关的。别看这个小城市只有三万人口,大大小小的教堂估计有几十个。我住的500人的小村子里就有3个教堂。基督教派在美国错综复杂(介绍各个教派估计需要一本书),实力强大,教徒众多。刚到学校的时候,就遇到很多宗教社团努力发展国际学生们皈依基督。当地已经皈依的中国人也会通过语言文化的便利发展新成员。我也参加了不少教会的活动,很多也挺有意思的。不过我早已经被科学和逻辑彻底洗脑,实在无法相信人类起源是两个裸体者和一条会说话的蛇。分明就是女娲仙子嘛!无论如何,感谢各个教派,各种信仰的好心人给予我们一家人的帮助。得到了这么多的帮助,让我产生了回报社会的愿望。似乎也理解了为什么耶鲁校友张磊给耶鲁大学捐款800多万美元,却没有在国内捐一分钱。
25.孕期里,媳妇还研究了各种吸奶器,防妊娠纹油,育儿知识,等等等等各种与生育有关的东西。我大部分都没有去仔细了解,另外一部分也基本上忘记了。所以此处要省去一万字我写不出来的,但是在待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东西。也许有一天媳妇可以把这一段补上。作为人生宝贵的一段经历,这也是很值得记录的。
26.生孩子的前一天,我和媳妇花三个小时,徒步走了八九公里,累得够呛。第二天上午九点过我醒来的时候发现媳妇已经起床了。媳妇坐在沙发上说凌晨四点过肚子疼,开始宫缩了。她在Ipad里下载了一个专门给宫缩计时的应用,自己开始记录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产前课上老师和医生都讲过,要等到宫缩每5分钟一次,一次持续1分钟,延续1个小时,就可以去医院了,也就是“511”。对于第一次生产的孕妇,都推荐不要着急,晚一点去医院比较好,去太早了还有可能被医生送回来。等到快11点的时候,媳妇已经很痛苦了,我们还在苦苦地等待511。媳妇的妈妈看不下去了,坚持说现在就要去医院。于是拿上媳妇早就收拾好的待产包向医院方向进发。对了,出门之前我给医院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们通知约翰逊大夫。


27.到医院是正好一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很远但是从来不堵车,很难想象,早晚高峰时段,北京的孕妇去医院生孩子堵在路上怎么办)。开到半路的时候,媳妇已经非常难受了。我压制住开快车的念头,把车速保持在68英里/小时(110公里/小时)。一路上大家都没怎么说话,气氛紧张凝重。到医院的时候快12点,媳妇已经非常虚弱了,宫缩频繁,而且强烈。进医院大门的时候她又开始宫缩,跪倒在地,后面进来的一对老夫妻赶紧推来轮椅,把她送到了3楼的产科。在产科,护士先把媳妇送到检查室,给她一套褂子,然后跟她聊天安慰她。我跟在后面帮媳妇换衣服,看到媳妇如此痛苦,又出那么多血,我非常紧张。
28.护士再进来的时候,媳妇不停地说“I wanna push, I wanna push”(我要用力,我想用力)。护士还是热情友好地劝她不要紧张,放松身体,深呼吸;不慌不忙地戴上手套给媳妇检查。一检查,不得了,她喊出声来,天啊,已经十指全开,赶紧送产房!!她冲出检查室,开始呼唤小伙伴们!接下来,一帮护士冲进来,开始围着媳妇展开工作。我在旁边看得干着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憋了半天,问了媳妇一句,换下来的衣服就放这里吗?还没等媳妇回答,她已经被两个护士推出了检查室。另外一个护士对我说,东西放这里,赶紧跟去啊。于是我赶紧跟上。当时的场景和美国医生电视剧里面的镜头一模一样。


29.真是不巧,所有的产房都有人,难得一遇的事情就被我们遇到了。虽然有些产妇是一早就来在产房里慢慢等,但也不可能把人家赶出来吧。媳妇直接被推到了超声波室。这个时候媳妇身上已经添加了好多装备。手臂上扎了一个输液口,如果需要用药可以随时静脉注射;肚子上绑了一个胎心监护,随时观察孩子的心跳;还绑了一个宫缩监测仪,观察宫缩;媳妇的心跳呼吸也被监测着;床已经被拆掉床尾,床头架起,两个金属架把媳妇的脚分开架住。我站在床边,紧紧握住媳妇的手,心里乱作一团。护士们进进出出,忙着各种事情,我也搞不懂他们在忙什么,只能站在床边陪着媳妇。因为是星期六,约翰逊大夫在家休息,医院已经通知了她来,不过现在还不见踪影。值班的是一个个子瘦小的男大夫,走过来做了一个自我介绍,检查了一下宫口,告诉我们媳妇状况良好,不要担心,他会给我媳妇接生。媳妇的妈妈这个时候也进来了。
30.喜欢看美国医生剧的肯定都知道,美国医生都有一个寻呼机,永不关机,随时待命。估计那天早晨约翰逊大夫的寻呼机是响了。总之,在护士们用了六七分钟就把超声波室改造成了产房,万事俱备,可以生啦!这个时候约翰 逊大夫也小喘着气赶到了,精神抖擞,直接投入战斗。具体生的过程就不写了,估计大家已经看了好多好多的描写生产的文章。12点半医生给媳妇破的羊水,12点50孩子就呱呱坠地了。医生让我剪的脐带,我把剪刀还给护士的时候,儿子愤怒地一把抓住剪刀的拇指环,不松手。大家都乐了。6磅9盎司(六斤),母子平安。回想起来,我能全程陪在媳妇身边,握紧她的手,亲手剪断脐带,真好。生完之后护士给媳妇嘱咐了一句,下次宫缩了就赶紧来,别生在车上了。


31.去年十月孩子的性别确定之后就开始给孩子想名字。我本来想让孩子叫李文杰,媳妇觉得这个名字重名的人可能太多了;爷爷起了一个名字叫李子果,刚好和孩子的小名“小果子”搭配,但是又担心在学校会被同学起外号叫“果子狸”。最终考虑到孩子是马年出生,骏马的骏很好听,寓意也好。于是孩子的大名就叫 李子骏。美国的孩子一般都有中间名,我就用一个好朋友的姓Ellis作为孩子的中间名(纽约著名的新移民登录第一站埃利斯岛Ellis Island也是这个名)。最后,我又盘算,在美国还是把Ellis放在前面比较好。于是孩子的出生证上名字最终定格为Ellis Zijun Li,小名小果子。
32.孩子在美国出生,根据美国宪法,他就是美国公民(除非父母是不受美国法律管辖的外交使节或占领美国的入侵者),和其他世代居住在美国的其他公民没有任何区别。我给小果子爷爷解释这个事儿费了不少的劲儿,直到今天,爷爷也是即理解又不理解。爷爷弄明白了,小果子是美国公民,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其他美国人没有任何区别,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美国人,这是事实;可是他又不理解,两个中国人,跑到美国去,临时住一段时间,生出来的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宝宝怎么就会变成了外国人?中国大学里的美国外教生出来的黄毛孩子就还是美国人啊!(老爷子是大学教授,学校里外教生的黄毛他见过,他知道,肯定不是中国人!)我给老爷子讲清楚了孙子是美国公民就行了,至于在他看来多么的违背“他的”逻辑,这个事儿有多么的不可思议,我没办法了。反正美国的法律就是这样,不管父母在美国是什么身份,孩子生下来就算美国人。所以才有那么多中国人跑到美国来生孩子嘛,比如,柴静。我现在社会学研究的兴趣点就是中国公民赴美生子的动因和决策,真希望能采访一下柴静。

33.孩子生下来,护士又是一阵忙活,擦干净,收拾脐带,称体重,打维生素K,采集脚印,等等。我在休息室拿了一点东西到大厅和孩子外公一起吃,休息了一下。回到超声波室的时候,媳妇已经坐上轮椅准备转移到四楼的产后恢复区。产后恢复区有点像一个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各种自助美食,配备了各种产后需要的东西,再加上护士24小时值守(美国的护士相当于国内的护士加护工,事无巨细,热心周到,随叫随到,上厕所这样的事情都悉心伺候)。恢复区全部都是单人间。房间里一张一米五的可调节的医用床,一个可以拉开变成床的沙发(我睡觉的地方),一个有滚轮可以移动的婴儿篮(床),水槽,柜子,电视,以及各种医用的东西,小孩子用的东西,当然了还有干净漂亮的卫生间。我是相当的满意啊。


34.恢复区是圆形的,外围一圈是房间,中间是育婴室,可以让护士把孩子带到育婴室去让他们照顾。我们一般深夜会让护士把孩子带走,在育婴室由护士照顾,我们可以睡得安稳一点。媳妇产后很虚弱,但是恢复的也挺快的,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已经可以下地慢慢走了。于是到了饭点,我们让护士带孩子,两个人去餐厅吃饭,享受一下短暂的二人世界。我虽然是个土包子穷光蛋,但是曾经住过五星级酒店,医院的条件真的是五星级,服务是十颗星!临走之前还在spa馆给媳妇送了一个全身按摩。我们在恢复区住了三天两夜,星期一傍晚开车回的家。出院之前,听了课,护士又把各种需要注意的事情讲了一遍。当然了,又带回家一大堆东西,比如吸奶器的配件啦,配方奶啦,给小孩清理呼吸道的吸气球啦,奶瓶奶嘴啦,等等。


35.在医院期间,媳妇的奶基本上下不来。她妈妈盯着她不停地问,你怎么没有奶啊?你怎么没有奶啊?她自己更是着急得不得了,心理压力特别大。感谢护士的悉心鼓励和帮助,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后让媳妇坚持用吸奶器吸奶,不然真的会抑郁的,也不难想象为什么国内那么多人会放弃母乳喂养。在医院期间,因为媳妇的奶太少,护士想给孩子喂配方奶,我们比较迟疑。护士又说,那喂别人捐的奶吧。我们同意了。所以小果子一生下来就是吃了别人的奶的。媳妇回到家之后突然之间奶水就泉涌出来,大家终于放心了,拿回来的配方奶也都没用了,最后全部扔掉了。再次劝告大家,再好的配方奶粉也只是模仿和接近母乳,孩子最好的食物还是母乳。不用母乳喂养,去买高价进口奶粉,真的是南辕北辙,搞错了方向。


36.我媳妇是一个特别善良的大好人。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因为小果子喝了别人的奶,我媳妇就惦记着要捐自己的奶。不过这个奶也不是想捐就可以捐的。我们先通过医院找到了奶库的联系方式,然后打电话,进行了一个大约15分钟的电话面试,接下来收到了奶库寄来的表格和文件,认真填写了表格(很详细,包括病历等很多问题),再寄回去,之后,又开车去医院,给我媳妇验血,检查了各种疾病。经过了层层筛查,最终,收到了一大箱的小塑料盒和带有捐赠者编号的标签。吸出来的奶就装进小盒子里,贴上带有捐赠者编号的标签,并且要在标签上写上吸奶的时间和量。把奶冰冻起来,存到一定量,用保温箱装好,开车送到医院去。医院会把奶送到奶库进行统一的消毒处理,重新冰冻,最终送往各个医院和其他需要的人手中。小果子在医院喝了大概100毫升的捐赠奶,我媳妇已经捐了超过三千毫升了,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媳妇说了,现在她只有奶没有钱,只能捐奶;等有一天她有钱了,一定要加倍地回报社会!她真傻,老公都读社会学博士了,注定这辈子要受穷啦,哪里还会有有钱的一天!?


37a.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医院的资金专员就帮我们填了小果子的医保申请(Medicaid)。又是自己不用动笔,全部有人代劳,只需要签字就好了。美国的医疗虽然是天价,但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都有政府买保险。当初发现老婆怀孕,我就坚定地想让她在美国生,一是可以拿到美国国籍,将来在美国读书工作畅通无阻;二来我可以和媳妇共同经历这个过程,能够见证孩子的出生;第三就是可以有良好的健康保障,孕期呼吸的空气就好一些,小孩子也有医保和最好的医疗保障;第四嘛,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领证,回国生恐怕连准生证都拿不到呢,就算能拿到,估计也要费尽周折。这下孩子有了Medicaid,做家长的就只需要全力和医生配合,一起培养健康的宝宝,完全不需要考虑钱的问题了。孩子在美国出生,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美国公民,和别的孩子有一样的权利,孩子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人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打折扣。我媳妇在百度(北京)工作过几年,认识不少北漂在北京工作、买房、安家,却“暂住”在自己的家里。孩子在北京出生却拿不到北京户口,从一出生,人生就被政策强制打了折扣。我和媳妇都不禁感叹,我们真幸运。



37b.第一次有孩子,我和媳妇都非常紧张,再加上看病不要钱,小果子只要有一点不对的地方我们就往医院送。例如孩子还不满月,右眼的眼皮红肿起来,并且伴随很多分泌物,情绪也变得烦躁。我们赶紧把孩子送去看医生。医生仔细观察检查之后说,很有可能是眼睛周围的腺体里的管子堵住了。因为小孩子体内的一切都太细小,很容易堵塞,用温水擦拭干净,适当温热敷,应该会好转。如果观察一段时间不好转,再来诊所。果然,两天之后,自然好转了。多次就医都是同样的模式,医生仔细检查,然后说没事,让我们回家。一次药都没有开过。媳妇说,要是在国内的话,如果一个医生在中国这么干,肯定要落埋怨。觉得这个医生没本事看不出病,下不了药。于是,每个医生无论如何先要开一点清热解毒的药,去一下虚火。
38.既然孩子是美国人,我们就准备给孩子申请美国护照。毕竟这些证件的办理都需要时间,早点办总比急需的时候临时办好。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办理护照基本上就是凭借出生证,然后在邮局填表缴费就可以了。我和媳妇到政府大楼,15美金一张的出生证一口气办了三张。拿到手上一看,媳妇的名字拼写错了。我媳妇姓钱,出生证上拼的是Quian。美国人总是把我媳妇的姓拼错,在多个场合遇到别人在Q后面加u。但是出生证都搞错,也太离谱了吧!而且出生证这么重要的东西当地政府改不了,我们只能填了一张表,把三张出生证寄到州政府。四天之后,重新打印的改好的三张出生证寄回来了。带着出生证,我们顺利的在邮局填表给小果子申请了护照。一个月之后,护照寄来。我拿在手里摩挲,心想,这也算儿子帮我圆了美国梦了。
39.带孩子的辛苦就不多说了,感谢媳妇父母的帮助,特别是丈母娘。我相信我比绝大部分新爸爸睡得多。
40.小果子爷爷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小果子还是不是中国人。是的是的,当然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小果子的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并且没有定居国外,小果子是中国公民。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小果子成为事实上的双重国籍者。网上流行很多谣言,比如,小孩子到了18岁要做出选择;在国内上了户口美国国籍就没有了,这些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谬论。首先,父母无论怎么折腾,上户口也好,在公安局签字宣布放弃美国国籍也好,小孩的美国国籍是不会没有的。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带孩子返迁出现的国籍纠纷问题早就有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案例)已经非常成熟了。目前来看,除非小孩子21岁之后,在美国驻海外的领事机构亲自申请放弃美国国籍,不然国籍不会丢的(听说房祖名就这么做了,退出了美国国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其次,小孩子同时拥有中国国籍,那么就和其他中国孩子一样,可以回国上户口。当然了,如果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上不了户口,那就不是美国生孩子的问题了。怎么证明孩子是中国人呢?这就需要在中国驻海外领事机构给孩子申请旅行证啦。回国上户口,我们需要办理三样东西,结婚证和出生证的领事认证,以及小果子的旅行证。
41.虽然我所在的地方距离华盛顿有30小时的车程,距离芝加哥只有10个小时。但是我们还是被划为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管辖的领区,应当到驻美大使馆办理各项业务。不过中国大使馆非常贴心,充分考虑到我们这些偏远州交通不便,每年都会外出办证,上门服务。2010年夏天,大使馆就派人到我所在的学校办理业务,我申请换发了护照(当时马上就要过期了)。今年夏天大使馆到州西部的急流城受理申请。刚好我的好朋友,就是小果子英文名来源,在那边的一所大学教书。于是我们决定去他家拜访、办证顺便再旅游一番。出发之前我查阅了驻华大使馆的网站,按照要求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小果子旅行证办理得非常顺利,工作人员核查了所有材料之后,在申请表和所有复印件上签字盖章。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审核过的材料邮寄办理了。结婚证和出生证的领事认证需要先送交州务卿认证,认证好之后再转交美国国务院认证,最后中国大使馆再出具认证。虽然领事认证本来就可以直接邮寄办理,我还是带去给工作人员审阅了。当时他就告诉我说,美国国务院签字的人太偷懒了,字签得太潦草,不过你们偏远州的确实有难处,放心吧,会帮你们办的。当时我有点纳闷,我是按照要求一步步的办理的,美国国务院的证明真真的,哪里会有什么问题。
42.十天后,我收到了小果子的旅行证。不过领事认证申请被退回来了,原因是办理费用涨了,从20美金涨到了25,我开的支票金额不对。我到网上一查,网站上写的价格依然是20。没办法,我又开了一张支票,再次把申请寄出。一周之后收到的居然又是申请被退回,这次的理由是美国国务院办事人员的签字不合格。我当时就傻眼了,美国国务院出具的真实原件都不合格,我该怎么办呀?就算我重新办一份,我也保证不了重新办的就签得不潦草啊。总不能办十份,选一份字写得最好的吧(办一套要40美金左右,办10份就要400美金了)。按照程序办理的真件都不合格,我彻底不知所措了。思前想后,我决定给大使馆写信。第三次,我把我写的信和材料一起寄去,希望大使馆能体谅我们的难处帮我们办理。一周后,办好的认证就寄回来啦,太好了。看了认证内容我也理解了,认证专门确认了美国国务院印章和签名的真实性,如果签名和之前备案的签名区别较大,确实很难认证。中国大使馆肯定也很为难。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大使馆应该通过官方渠道和美国国务院沟通,把老百姓办理的真实材料退回肯定不是解决之道。


43.媳妇刚怀孕的时候我们去逛车库甩卖,看到一本书《While Waiting(待产期间)》,五毛钱,我们就买了下来。书写的很好,涵盖了孕期以及围产期大量的信息。不过媳妇看英文书比较吃力,没有通看,选看了一些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没想到接下来我们就被各种宣传单,手册,狂轰滥炸,从母乳喂养到安全睡眠一遍遍地学。虽然美国书很贵,但是我们的学习材料多得不得了,产前课的老师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堆中文信息,打印给我们。孩子出生之后我们参加了Imagination Library(梦想图书馆)项目。产前课结束之前我们领了一张表,孩子出生之后填好邮寄出去。从孩子出生起到孩子五岁,每个月梦想图书馆都会给孩子寄一本适合他年纪的书。加上我一个朋友的妈妈送给小果子的书,他现在已经有十几本书啦。等他再长大一点,我们还可以带他去市里的图书馆。那里有好多幼儿图书,有专门供小孩子玩耍看书的区域。


44.小果子两个多月的时候我们收到一张明信片,是市里的早教机构寄来的。邀请我们在开放日去参观他们的机构。早教机构提供3-5岁的学前教育(5岁开始就可以上小学了,先进入学前班学习一年,是小学教育正式组成部分)。除此以外,他们还有从胎教到3岁的上门服务。因为小果子只有几个月大,我们自然就申请了上门早教。当然了,对于我们这样的贫穷家庭,这些都是完全免费的。两个月后,小果子的早教就正式开始了。每个星期三,老师会带着各种玩具到家里来,陪孩子玩,教我们如何开发孩子对色彩、声音、形状、语言的认知。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就要学着老师的样子陪孩子做游戏。每三个星期,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大学的幼教系集体带孩子玩,我去过一次,比孩子们玩得好开心(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啊!)。


45.冬去春来,孩子出世,忙乱的夏天之后,天气转凉,秋意已浓,眼看又一个冬天要来了。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半岁了,快乐健康。我和媳妇也渐渐找到了为人父母的节奏,痛苦地疲倦地快乐着。无论将来我们在美国还是回中国生活,这在美国生子的这一段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此文献给伟大的小果子妈妈。(2017年注,小果子就快三岁了)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怀孕保健

    主题:4275 帖数:71671

  • 生儿育女我在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