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观察确实发现,在颅骨缝尚未关闭定型前,新生儿睡姿会对未来颜面和头颅的生长有所影响。除了婴儿的外观,新生儿睡姿对健康及智力方面的影响亦是父母所关心的。 事实上,新生儿睡姿中不论是仰睡或是趴睡,从健康角度来看,都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对新生儿智力是否有影响呢?据美国《小儿科医学》期刊报告,研究人员对350个健康宝宝进行睡姿研究,发现趴睡的婴儿可能智力发育较快,但仰着睡的宝宝能够逐日赶上趴着睡的宝宝。其实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看看应该如何去正确抉择吧。 一、最常见的三种新生儿睡姿 1、仰睡 这种新生儿睡姿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对宝宝的心、肺、胃肠和膀胱等全身各脏腑器官最不易造成压迫,但它也可能使得已经放松的舌根后坠,所以也有阻塞呼吸道的疑虑。 优点: (1)身体无压迫感,自然、健康。 (2)较不易被棉被等外物遮掩住口鼻而导致窒息:安全性高。 (3)父母可一目了然宝宝的睡眠状态。 缺点: (1)对新生儿来说,若有打呼现象呼吸会感觉较费力。 (2)新生儿溢奶时容易回流、阻塞口鼻,严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 (3)头型容易睡扁,亦可能影响脸型。 (4)因为没有任何束缚,宝宝较没安全感。 叮咛: (1)喂奶后,不要马上让宝宝(尤其新生儿)平躺睡觉,可先右侧睡。 (2)建议把宝宝的手绑起来,让他较有安全感。(满月后就不要绑以免影响手部发育) (3)枕头建议使用“仰睡枕”(中间下陷),可以支撑宝宝尚未发育完全的颈部。 2、趴睡 这种新生儿睡姿对心、肺、胃肠及膀胱等脏腑器官的压迫较重。若心肺功能不佳,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或有肺炎、感冒咳嗽、痰多,以及扁桃腺特别肿大、发炎的新生儿,不适合趴睡。 其次,某些腹胀的新生儿也绝对不可以让他趴着睡,例如:先天肥大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胎便阻塞、坏死性肠炎、肠套迭或其它如腹水、血液肿瘤、肾脏疾病及腹部肿块等。 另外,也有一定要实行趴睡的新生儿,例如罗宾式症候群,特征是下巴小、舌头很大,有吞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仰睡会不舒服,所以必须给予趴睡。 优点: (1)较不易溢奶,有助腹胀气的宝宝排气。 (2)胸口紧靠着床被,宝宝较有安全感,不会惊吓易熟睡。 (3)头型、脸型较修长。 缺点: (1)对于较小的宝宝(尤其新生儿)若有异物阻塞口鼻,恐无力挣扎。 (2)有较多宝宝猝死的案例发生。 (3)父母不易观察到宝宝是否有异状。 叮咛: (1)新生儿脐带未掉落前不要趴睡。 (2)未满月前的宝宝因为还不会将头转到另一边,故不建议采此睡姿。 (3)床或枕头不宜太软,新生儿口鼻可能陷入而影响呼吸。 (4)不要让宝宝穿前面扣子很突出的衣服睡。 (5)刚喝完奶可先采右侧躺片刻,之后再让新生儿趴睡。 (6)枕头建议选购能真正透气的趴睡枕。 (7)感冒或生病时最好不要让宝宝趴睡。 (8)若发现宝宝经常睡同一边,父母就要辅助换边,否则一样有头型偏的问题。 3、侧睡 侧睡,分左侧睡及右侧睡,是目前最多专家建议的新生儿睡姿。 这种新生儿睡姿对宝宝各重要器官无过分压迫,也利于肌肉放松。若新生儿有溢奶情形并不致于噎入气管,所以刚吃过奶已睡着的宝宝,最好让他侧睡。 另外,有呼吸道及心脏问题,或扁桃腺特别肿大、发炎的宝宝皆可采侧睡,有帮助排痰的功用。 优点: (1)右侧睡有助消化。 (2)新生儿呼吸较顺畅。 (3)可减少溢奶或呕吐时被呛到。 缺点: (1)不易长时间维持此姿势。 (2)对于还不会翻身的宝宝,父母要经常协助变换姿势。 叮咛: (1)可以多利用大小枕头或将大毛巾卷成轴状,塞在宝宝背部以及身体与床垫之间的缝隙来固定睡姿。 (2)长时间同一边侧睡也会使孩子头型歪偏,最好每3~4小时翻身一次。 (3)左右侧卧时要当心,不要把新生儿的耳轮压向前方,否则耳轮经常受折迭也可能造成变形。 二、新生儿睡姿VS头型 1、为什么头型可以被塑造 即使是胎位正,头位产的自然产宝宝,因为经过产道的挤压,新生儿的头型或多或少会有变形,通常是比较尖。新生儿科医师表示:“这或许也是造物主的恩赐。宝宝的头颅是由多块头骨组合而成,新生儿的骨缝尚未闭合,所以经过产道时因压力而变形的同时,也意味着出生后可以回复或被塑形。” 2、最好的头型塑造法 医师认为:“新生儿睡姿是最好的矫正方法,通常不会以外力矫正,因为宝宝有自然恢复皎好头型的本能,父母只要经常协助改变各种睡姿即可。” 据了解,长期仰睡会导致后脑头型扁平,长期趴睡会导致脸长额凸;长期同一侧睡会导致头型歪偏。因此宝宝头型的美观与否,完全取决于新生儿睡姿习惯,以及父母是用心还是忽视。 3、掌握黄金塑造期 4~6个月大以前是宝宝头型的黄金塑造期。医师说:“通常10~12个月大以后,头型就会完全固定,父母要掌握前4个月,以经常变换新生儿睡姿的方法来改造宝宝头型,之后若仍无法改善,可带宝宝到医院咨询医师,考虑以『头型矫正帽/矫正头盔』来协助矫正。” 4、严重头部变形的矫正 医师解释:“生产时宝宝若以真空吸引或产钳等方式产出,必须特别留意以下二种状况;一是『头皮下水肿』,消肿的速度较快,约1~2天即可消退;另一种是『头皮下血肿』,就是有明显的“长苞生角”,可能变形的程度会比较严重,需要一、二个星期至三个月才可慢慢恢复。” 以上是关于新生儿睡姿以及新生儿睡姿对于头型的影响的介绍,对于一般新生儿来说,仰卧和侧卧的睡姿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变换睡姿。
|
新生儿睡姿有仰卧、侧卧和俯卧。一般情况下,宝宝最好不要用俯卧睡姿,因为这样容易使宝宝窒息。新生儿睡姿最好是侧卧和仰卧一起交替进行,即左侧卧、右侧卧和仰卧交叉进行。 1、 仰卧:仰卧利于新生儿的面部五官发育端正、匀称,可以使肌肉放松,对心、肺、胃肠和膀胱等全身脏器不会形成压迫感,还可以让爸妈直接观察到宝宝睡觉时的脸部情况。 但一般刚喂完奶的新生儿最好不要立即采用仰卧的姿势,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宝宝吐奶,使乳汁沿着脸颊流入中耳内而诱发中耳炎。正确的做法是:喂完奶后,先抱起宝宝,让他直立地靠在你的肩上,并轻拍他的后背,直到宝宝打出气嗝,然后再让他采用侧卧的睡姿。 2、侧卧:侧卧有左侧卧和右侧卧。对宝宝来说,右侧卧同时也增加了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从而避免中耳炎的发生。 缺点是对于短胳膊短腿的宝宝来说这个姿势不容易长久保持。另外,长期朝同一个方向侧睡,可能会使头部及脸部左右形状产生大小不对称。 3、俯卧:有利于头部面部轮廓的塑形,但容易堵塞宝宝的鼻嘴,造成窒息的危险。且该睡姿是导致宝宝猝死综合症(SIDS)最直接的原因。 除了俯卧睡姿是最不提倡的,其余两种睡姿有利有弊,为宝宝选择舒适的睡姿,并经常为宝宝变换睡姿,避免头型不正。 以上便是关于新生儿睡姿的介绍,新生儿的正确睡姿应该是仰卧和侧卧交替这进行的。 |
新生儿睡姿什麽样的最好?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新生儿是采取仰卧睡觉姿势,但新生儿如果习惯性的仰卧睡觉,时间久了宝宝的后脑勺扁平,面额显宽,十分影响面部五官的比例和美观。 新生儿睡姿哪种最好?新生宝宝最好采用侧卧位睡觉,这种睡姿不仅可以限制宝宝下颌骨的过度发育,防止两边脸蛋过大,也不会让后脑和前额受到挤压。 要注意的是,妈妈要经常帮助宝宝左右换位侧睡,避免宝宝一侧睡眠时间过久,造成偏头。其实,宝宝睡出匀称、漂亮的头型并不难。不过,如果宝宝天生头骨前后径比较大,脸型偏小,面部五官比较贴近,也不适合侧卧位。 到底新生儿睡姿哪种最好,医学界目前没有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宝宝的睡姿可自行选择,不必固守于某一种,可以根据爸妈的喜好和宝宝的习惯或特殊需求来决定。不过请记住,宝宝睡觉时,需要大人随时看看,确保宝宝的安全。 |
由于新生儿的身体各方面发育不全,所以关于新生儿睡姿问题,专家作了如下解说: 新生儿睡姿那种最好?新生儿最好采用侧卧位睡觉,这种睡姿不仅可以限制宝宝下颌骨的过度发育,防止两边脸蛋过大,也不会让后脑和前额受到挤压。 要注意的是,妈妈要经常帮助宝宝左右换位侧睡,避免宝宝一侧睡眠时间过久,造成偏头。其实,宝宝睡出匀称、漂亮的头型并不难。不过,如果宝宝天生头骨前后径比较大,脸型偏小,面部五官比较贴近,也不适合侧卧位。 到底新生儿睡姿哪种最好,医学界目前没有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宝宝的睡姿可自行选择,不必固守于某一种,可以根据爸妈的喜好和宝宝的习惯或特殊需求来决定。不过请记住,宝宝睡觉时有大人在旁常常看一看,确保宝宝的安全。 新生儿睡姿优缺点PK: 1、仰卧:仰卧利于新生儿的面部五官发育端正、匀称,可以使肌肉放松,对心、肺、胃肠和膀胱等全身脏器不会形成压迫感,还可以让爸妈直接观察到宝宝睡觉时的脸部情况。但一般刚喂完奶的新生儿最好不要立即采用仰卧的姿势,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宝宝吐奶,使乳汁沿着脸颊流入中耳内而诱发中耳炎。 正确的做法是:喂完奶后,先抱起宝宝,让他直立地靠在你的肩上,并轻拍他的后背,直到宝宝打出气嗝,然后再让他采用侧卧的睡姿。 2、侧卧:侧卧有左侧卧和右侧卧,大人通常提倡右侧睡姿,因为这有利于肌体放松,减少对器官的压迫。对宝宝来说,右侧卧同时也增加了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从而避免中耳炎的发生。 缺点是对于短胳膊短腿的宝宝来说这个姿势不容易长久保持。另外,长期朝同一个方向侧睡,可能会使头部及脸部左右形状产生大小不对称。 3、俯卧:有利于头部面部轮廓的塑形,但容易堵塞宝宝的鼻嘴,造成窒息的危险。且该睡姿是导致宝宝猝死综合症(SIDS)最直接的原因(宝宝猝死综合症(SIDS)是指宝宝不可预见的突然死亡,常常发生在宝宝小睡或夜里睡眠的时候)。 除了俯卧睡姿是最不提倡的,其余两种新生儿睡姿有利有弊,爸爸妈妈可以用睡眠定位枕头,按需要为宝宝选择睡姿,并经常为宝宝变换睡姿,避免头型不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