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子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为前列腺良性病变,发病原因与人体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的平衡失调有关。 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排尿障碍如尿频、夜尿增多、尿流缓慢、变细、排尿费力、射程短、充盈性尿失禁甚至排尿困难等,其中尿频和排尿困难为最常见症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也随之增加。 3.预防与治疗 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烟酒;加强锻炼,注意休息;保持心态平和,适当饮水,避免憋尿;开展健康教育,早发现,早治疗,不留后遗症和并发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常见药物有:α受体阻滞药如哌唑嗪;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 【声像图特征】 1. 前列腺各径线测值增大,体积增大。前列腺形态饱满,呈圆形或椭圆形,左右前列腺形态对称或基本对称,部分患者前列腺突入膀胱腔内呈僧帽样。 2.内外腺比例失调,其中内腺体积明显增大,推压周围使外腺变薄,长期受压致使在内外腺之间出现前列腺增生的假包膜,呈弧形低回声晕。 3.增生结节是前列腺增生的特征性回声结构,增生结节多位于内腺,以等回声或中等偏低回声为主,其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呈环状血流。增生结节的血流信号都分布于周边,呈抱球样血流信号,结节内部血流信号稀疏。 4.前列腺增生常伴有前列腺囊肿和前列腺结石,前者的声像图表现为无回声区,位于内腺;后者为点状增强回声,后方声影不明显,多呈弧形排列。 【鉴别诊断】 前列腺增生主要与前列腺癌进行鉴别诊断,主要鉴别点有: 1.前列腺增生的内腺呈圆形或椭圆形增大,外腺不同程度萎缩,二者分界清楚;前列腺癌是外腺病变使内腺受压变形,内、外腺组织界限模糊不清。 2.前列腺增生的包膜回声完整光滑、回声较强;前列腺癌的包膜回声为表面隆起、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 3.前列腺增生的内部回声均匀;前列腺癌病灶结节回声较弱,整个腺体回声显得不均匀。 4.前列腺增生可向膀胱内凸出,但无邻近器官受侵;而前列腺癌侵犯精囊、膀胱等,或伴有远处器官转移。 【经典病例】 男性,57岁,因排尿困难一周来院诊治。超声报告显示:经腹壁检查前列腺切面内经6.0×6.1×4.7cm,各经线不同程度增大,左右对称,包膜完整,形态失常,似类圆形。内腺4.5×3.4cm,呈乳头样向膀胱内突入约2.0 cm,内部为低回声,分布均质;外腺受压变薄,内外腺比列异常。彩色多普勒示内腺线样丰富血流环绕。膀胱残余尿量增多,约50ml。 超声提示: 前列腺增生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