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王夫人是女主角,倒不如说是客串的,因为她在汉武帝的一生中实在短暂,如同昙花一现。以至于好多人都忽略了她。
汉武帝对卫子夫的爱,绝不是像电视剧《卫子夫》里说的那样完美,善始善终。
卫子夫的年龄与汉武帝相差无几,皇太子刘据出生时,她入宫十一年,年将而立。
汉武帝中年得子的兴奋感过去以后,对卫子夫渐渐失去兴趣。
他的目光被那些笑靥如花灿若朝霞的年轻女孩儿吸引住,毕竟年轻孩子的胶原蛋白真的很多呢。来自赵地的王夫人就在这时进入汉武帝的视野之中。
在如今清剧泛滥的天朝,我们比较知道常在、贵人、嫔、妃的级别,而对于夫人、婕妤、才人等其他时代的不同封号并不大熟悉。
秦汉宫廷之中,“夫人”是嫔妃的一种等级。西汉初年,后宫沿袭秦时制度,帝王妻称皇后,妾称夫人,以下是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又增设了婕妤、娙娥、容华、充依这些等级。
在西汉宫廷之中,“夫人”级别是很高的,仅次于皇后,大致上相当于后世的“贵妃”。看电视剧的我们知道,一个女人要做到贵妃,真的超级不容易,详细可参考甄嬛传,啊哈哈
然而史书上对于王夫人的记载,实在很少,《史记·外戚世家》中寥寥几句话:“及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王夫人早卒。”
不过在卫青传里,有一些是和王夫人有关的。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立了功,汉武帝赐卫青千金。
一个叫宁乘的人劝卫青:“大将军你立功不是太多,却食邑万户,三个儿子都封侯。这是因为你是皇后之弟的缘故。现在王夫人受宠,王夫人的家族却没有富贵起来,你不如把这千金拿给王夫人的亲人上寿。”
卫青一听,认为很有道理,跟他家族享受的极度荣华相比,他的功劳确实不算太多。
当年跟刘邦九死一生打天下的那些武将们,也不过食邑几百户,几千户,也没能像他这样襁褓之中的儿子都封侯。
况且,要不是有个皇后姐姐,皇上也不会给他立功的机会。
卫青就拿出五百金给王夫人的亲人上寿。五百金是很大一笔钱,王夫人的亲人捧着五百金像捧着烫手山芋似的,不知这位大将军送这么一笔钱是何意,进宫告诉王夫人,王夫人转告汉武帝。
汉武帝就把卫青来叫来问。卫青如实回答,汉武帝没有责问卫青,而是把宁乘提拔为东海都尉。
照我们想来,汉武帝听了卫青的回答应应该很惭愧,他太喜新厌旧了吧,当初那么心爱的小舅子,这些年小心谨慎,从不惹祸,多次出击匈奴立大功,竟因姐姐年长色衰,不得不把沙场拼命挣到的奖金献出来,讨好皇帝的新宠以自保。
这是不是但见新人笑,哪管旧人愁。
但汉武帝显然并未自责,从他提拔宁乘来看,他对宁乘的建议很满意。
在汉武帝看来,他爱的人应该全世界都高看。当年他宠爱卫子夫,他就给卫青特殊恩宠,让百官见了卫青都作揖下拜,人人在卫氏面前恭敬谦卑。
如今他宠爱王夫人,就应该人人对王夫人的家人恭敬谦卑。那不是给王夫人面子,而是给他面子。
所以与其说这些人是他的女人,不如说是他的宠物,就像安陵容落寞又仇恨的跟雍正说你其实只把我当做了小猫小狗。
这位王夫人,既得皇上之宠爱,又生了儿子,大将军卫青也讨好她的家人以求自保,一时风光无限,可惜是个福薄之人,还没活到汉武帝厌倦她的年龄,她就染病不起。
汉武帝对一个人没厌倦之前,是一位情深似海的绝世好男人,他哀伤地坐在王夫人的病榻前,告诉她,他就要封她的儿子刘闳为王,请她给刘闳选个地方。
王夫人虚弱地说:“有陛下在,我又有何话可说。”
汉武帝说,虽然如此,你还是给闳儿选个地方吧。
王夫人就说了一个地方,洛阳。
洛阳是个什么位置,在当时,洛阳是大都市,也是军事重地。类似于现在的上海的昌盛加南京重庆的军威。
如果占据了洛阳,只要有野心,称帝真的不难。
所以,敏感的汉武帝说,不行,洛阳有国家武器库和国家粮仓,是天下要塞之地,从先帝以来,从来没有在洛阳封王。除了洛阳,哪里都可以。
像王夫人这样的深宫妇人,除了洛阳,一时想不出哪里是好地方。
汉武帝说,把闳儿封为齐王吧。齐国面临大海,城廓阔大,古时只有临淄城中有十万户人家,是天下最富庶之地。
不幸的是,王夫人的儿子刘闳跟她一样薄命,早夭,无子,国除。
王夫人母子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在时光的尘埃之中,无人记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