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护理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你是否真的了解呢?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护理篇: 1、做好卫生消毒 给早产儿喂奶、换尿布前应洗手,做到卫生、无污染,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还要天天给早产儿洗澡、及时更换衣服。 2、创造适宜的中性环境 因为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所以在出生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之间,空气新鲜。婴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的温度应该越高。 妈妈要每天给婴儿量体温,让体温保持在36.5-37℃之间,使其四肢末梢温热、光润。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体用的被子等物件均应加热后再使用。 早产儿的护理 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 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一28℃,室内相对湿度55%一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精心喂养 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母亲要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孩子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婴儿抚触 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可以减少哭闹,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 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 ③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时; ④突然发生腹胀时; ⑤发生痉挛、抽搐时。 在护理早产儿时,千万不要急躁,要精心,多观察孩子变化,但不要过分紧张,要科学调理,要有信心,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实践证明,2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两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这样的早产儿,体力、智力都不会比正常人差。
|
早产的胎儿会相当的脆弱,如何做才可以避免宝宝出现早产的现象呢?从哪些方面做起呢?跟小编去看看吧。 避免胎儿早产的方法: 1、营养均衡,不挑食、偏食 准 妈妈孕期饮食应保持均衡营养,不挑食、不偏食。平时早已适应的饮食,没有什么特别的食物是孕妇绝对不可以吃的,每份食物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应多吃富含 蛋白质、深海鱼类、瘦肉类食物;应少接触糖分较高的食物,比如糖果、饮料汽水等;尽量少吃腊味、腌制、熏制食品,特别是在孕早期最好不吃。 2、定期到医院做规范性产检 要 知道一些早产的因素是可以事先发现的,这便要求孕妇定期到医院做规范性产检。监测胎心和宫缩,可以判断出是假宫缩还是自发性宫缩,结合病史进行宫颈管检 查,还有通过超声测宫颈管长度来评估早产风险。如果早产风险较大,可以考虑做胎儿纤维粘连蛋白检查,此项检查结果能够为指导是否早产提供更为可靠良好的依 据。 3、警惕宫缩 一般早产症状有肚子痛(也称宫缩,强度有强和弱)、阴道出血、流液或者粘液性分泌物增多等。不过有些宫颈机能不全的未必会有痛的感觉,可能有一点宫缩就会引起子宫口扩张,未必有明显表现,因此非常有必要做好产检。 4、孕晚期注意观察先兆、防跌倒和撞击 孕晚期准妈妈应密切关注自己的状况和变化,.要防跌倒、撞击,不要提重物,也不要进行重体力活动,这些皆可能刺激子宫,从而引发宫缩,造成早产。 5、一旦出现早产迹象,尽早送医院 孕期一旦出现任何早产迹象,应及早去医院。如果早产不明显,可以用药物抑制宫缩,已达到延长孕周、避免早产的目的;如果早产无法避免,还可以用药物促进宝宝肺成熟;如果是宫颈机能存在问题,宫口松弛但没有宫缩,可以将宫口紧急环扎,使孕周延后3-4周,度过早产期。 避免早产儿的出现要从小事做起,注意胎儿的方方面面。 |
今天小编来详述讲一讲有关早产儿的危害,准妈妈们和新妈妈们请注意了。 1、早产儿心肺功能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早产儿可发生硬肿、肺出血; 3、早产时若胎肺尚未成熟,早产婴儿生后肺不能很好地膨胀,会发生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死亡;早产婴的肝脏发育不成熟,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缺乏维生素K,很易引起出血。 4、早产婴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升降,一般体温较低,若没注意好保暖,可发生硬肿。 5、早产婴容易发生黄疸,有时程度可以很重。他们的吸吮力差,喂养较为困难,可发生低血糖等情况,有的早产婴甚至需用鼻饲喂养。此外早产婴抵御感染的能力都较差,容易发生肺炎等感染。 |
早产的宝宝和足月的宝宝相比会有很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呢?一起去看看吧。 1、头颅较大 头颅相对更大,与身体的比例为1:3,囟门宽大,颅骨较软,头发呈绒毛状,指甲软,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2、呼吸系统不成熟 因呼吸中枢和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常不稳定,部分可出现呼吸暂停和青紫。有些早产婴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少,可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和缺氧,称为肺透明膜病,这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3、消化吸收能力弱 吸力和吞咽反射均差,胃容量小,易发生呛咳和溢乳。消化和吸收能力弱,易发生呕吐,腹泻和腹胀。肝脏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黄疸较重且持续时间长。肝脏储存维生素K少,各种凝血因子缺乏易发生出血。此外,其他营养物质如铁、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糖原等,早产儿体内存量均不足,容易发生贫血,佝偻病,低血糖等。 4、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 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大,肌肉活动少,自身产热少,更容易散热。因此常因为周围环境寒冷而导致低体温,甚至硬肿症。 5、神经反射差 各种神经反射差,常处于睡眠状态。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还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应格外引起重视。 6、免疫功能差 早产儿的免疫功能较足月儿更差,对细菌和病毒的杀伤和清除能力不足,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较少。由于对感染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败血症,其死亡率亦较高。 准妈妈们和宝宝早产的妈妈们是否记住了呢?要注意尽量避免早产,对于早产的宝宝要用心照顾。 |
相信大家多对早产宝宝的脆弱性有一定的了解,今天小编主要来讲一下如何预防早产儿的并发症。 早产儿因为并未足月,以及器官发育不成熟,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相对减弱,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对于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留心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体温不升、黄疸、窒息、皮下硬肿、出血、感染等。 1、呼吸困难并发症预防。新生儿的肺部是成熟得比较晚的器官,所以对早产儿的护理要注意预防呼吸困难并发症。如果症状轻微,可先用氧气罩。如症状严重,那么必须采取人工呼吸。呼吸障碍恶化易增加新生儿死亡率。 2、注意体温。早产儿出生时一般都需要进暖箱,这是因为宝宝的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只能给他(她)一个温暖的环境,保证其始终处于适中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等到孩子的体重达标,能够适应外界的温度才能出温箱。因为早产儿对温度十分敏感,所以在回家后,爸妈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体温及室内的温度适宜,在夏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在冬季则室内温度保持在24℃左右为宜。 3、预防黄疸。导致黄疸发生的原因有许多,但无论是何种原因所致,都必须在医生的指示住院治疗。如果黄疸严重,血清胆红素值就会增加,而且会损伤大脑细胞,因此导致脑性麻痹或痴呆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毫无治疗方法。 4、预防感染。败血症或脑膜炎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几乎是足月儿的4倍。静脉内留置插管,气管内插管和皮肤破损以及早产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早产儿是唯一易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