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李大爷患有关节炎病史40余年,天气突变时经常出现膝关节发酸、疼痛,自己给予热水袋外敷,后感觉疼痛减轻。2月前李大爷突发脑血管病,经积极治疗后遗留肢体感觉减退,对水温不敏感。昨日,由于天气突变,李大爷再次感到双膝关节发凉、疼痛,自己习惯性使用热水袋外敷,约1小时后,感觉双膝关节较前舒适,取下热水袋,但发现热敷处皮肤发红,且可见较大水泡,立即由家属陪同前往医院治疗。 提示1:老人出现了烫伤 1、何谓烫伤? 烫伤是指由高温液体(沸汤、沸水、热油)、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汽等所致损伤。 2、老人使用热水袋时应如何评估? (1)评估基本情况:有无视力、肌力、感觉功能减退等情况。视力减退可使老人看不清热水袋注水口,热水易倒在外边;肌力减退可使老人在注水时拿不住热水袋而掉落;感觉功能减退使老人对水温不敏感,出现烫伤时不易察觉。观察老人有无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既往有无烫伤史。 (2)评估疾病情况:有无老年性白内障,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帕金森氏病,血管闭塞等。 (3)评估使用能力:是否能正确使用热水袋,热水袋的温度、注水量,密闭性。 3、老年人如何正确使用热水袋? 使用前:(1)检查热水袋的外观,有无破损、老化;密闭性,有无漏水;(2)测水温,温度在50度以下;注水量约为热水袋2/3,防止水量过多引起外漏;(3)注水时避免让老人自己注入,防止烫伤; (4)用毛巾包裹在热水袋外面,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使用时:约10-15分钟更换部位一次,避免长时间放置于一个部位;使用后:及时倾倒热水袋中热水,将热水袋放置于固定位置以利于下次再次使用。 提示2:烫伤的相关护理知识 1、烫伤的表现有哪些? 烫伤时,轻者可表现为疼痛、微肿而红,无水疱;逐渐加重时会出现皮肤局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内含淡黄色(有时为淡红色)澄清液体或蛋白凝固的胶物;重度时会出现局部苍白、无水疱、丧失知觉、发凉,质韧似皮革。 2、老年人应用热疗时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需掌握热水袋、烤灯、热湿敷、热水坐浴等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正确方法,不仅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同时要观察老年人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与安全,必要时由家人进行协助,尤其老人患有感觉缺失的后遗症时,更要提醒家人及他人的关注,防止意外的发生。 3、老年人发生烫伤后如何处理? (1) 用冷水冲洗被烫伤的部位5~10分钟,直到不再感觉到疼。因冷水可迅速降温,减少对皮肤深部组织的伤害。 (2) 冲过冷水后,用剪刀把烫伤处的衣服剪开,可以避免皮肤被衣服二次烫伤,同时也防止发生感染。如果皮肤与衣服粘在一起,不可直接把衣服扯下来。 (3) 用干净的毛巾把烫伤的皮肤盖上,并轻轻包裹。如烫伤的部位是头、颈、会阴部时,一定要暴露。 (4)烫伤后不可在局部涂抹牙膏、酱油、清凉油、药膏等,因为此物不是无菌物品,为了防止感染的发生,应到医院进行无菌换药及对症处理。 提示3:烫伤的护理防控措施 1、如何进行烫伤的安全指导? (1)告知老人及家属烫伤的危险因素、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 (2)培养老人物品固定放置的良好习惯,热水瓶、水杯等物品放置于安全、易取出、不易打碎的位置; (3)对视力障碍的老人由照顾者协助生活起居(接触热水瓶,倾倒热水等); (4)沐浴、泡脚、坐浴前应先试好水温再应用,温度约40-45度,不宜过高; (5)减少热水袋、护手宝等物品的应用,如必须用,应注意温度低于50度,盖子要拧紧,外表应包裹; (6)应用红外线烤灯、电暖器时,注意与老年人的皮肤距离应大于30cm; (7)应用药物热疗时,应了解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和反应,如有明显红肿应停止使用,及时就医; 2、介绍几种热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热水袋:成人60-70℃,昏迷、感觉迟钝、循环不良的老人,水温应低于50℃。使用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 烤灯:调节好灯具及温度,灯具为30-50cm,温热为宜(用手试温)。照射时间20—30分钟。 (3)热湿敷:水温以50-60℃为宜,拧干不滴水为度,放在手腕部以不烫手为宜。每3-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持续15-20分钟。 (4)热水坐浴:水温40—45℃。 (5)温水浸泡:水温43-46℃,浸泡3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