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宝宝吃多少正常?出生一个月的宝宝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对营养的需求比较旺盛,一般情况下,妈妈应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奶水,大多数妈妈遵循的理念是宁愿宝宝多吃一口也不饿宝宝半口。 但是在婴幼学界一个月的宝宝一天该吃多少奶是有科学讲究的,那么一个月的宝宝吃多少正常呢? 一个月的宝宝喝奶每天应控制在800毫升以内,一天分7次喂养。婴儿平均每增加一磅体重就要消耗45毫升配方乳,但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调节摄入量以适应宝宝的特殊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每天不要以固定的量进行喂养,如果宝宝在吃奶期间疲倦或容易睡觉可能已经吃饱,如果宝宝吃完奶瓶中的配方乳后仍然咂嘴唇说明他仍然饥饿。
|
常见拉肚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染性腹泻,通常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比如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轮状病毒,进入肠道后就可能引起腹泻。另一类为非感染性腹泻,一般是因食物过冷、过热或消化不良引起的。由于儿童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各种消化酶也比成人分泌得少,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 米汤加盐可缓解症状 对于腹泻的宝宝,护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当孩子拉肚子时,身体里的水分也随之流失,所以需要大量补充水和电解质。 推荐使用米汤加盐,比例为一啤酒瓶的米汤加一啤酒瓶盖的盐。在补充水和电解质的同时,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少喂高营养和刺激食品 有的父母怕宝宝腹泻期营养流失太多,千方百计地喂孩子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来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 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外,宝宝腹泻期忌食几类食品,一是刺激性食物;二是易发酵或胀气的食物,如蔗糖、牛奶、豆制品、凉拌菜、山芋等;三是促进肠蠕动及滑肠的食物,如香蕉、山药等有滑肠作用,粗纤维多的芹菜、韭菜等蔬菜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四是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如鸡蛋、动物油、油煎食品、奶油制品等。讲卫生,注意小细节 另外,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净的瓜果要放入冰箱冷藏,如果时间长了,应重新清洗。 如果使用榨汁机给宝宝做果汁,要注意机器的清洁;夏天食品容易变质,最好给孩子吃一顿做一顿,不要把食物储藏太长时间;勤给宝宝洗手,勤剪指甲。 食物止泻 以下几种食物不仅能提供婴儿必须的营养,而且还有一定的止泻作用。 1、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泻好转后停用。 3、苹果泥: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 |
有些妈妈看到别人的宝宝比自己宝宝能吃,比自己的宝宝长得胖就感到焦虑不安,千方百计想让宝宝多吃一点甚至强迫宝宝吃完奶瓶里仅剩的10ml奶,这样做是很不对的。 强迫宝宝进食不仅会加重宝宝肝、肾负担,还会导致宝宝出现呕吐的现象,严重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那么一个月的宝宝吃多少奶粉呢? 如果宝宝纯粹用奶粉来喂养,出生时体重如果是为3-4千克的宝宝,在1-2个月的期间每天应该吃600-800毫升奶粉,最重要的是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加重了宝宝消化器官的负担。 宝宝纯粹用奶粉来喂养 一般的标准来说,妈妈们可以每天分7次吃,每次喂养100-200毫升即可。如果是每次能吃150-180毫升最好,最多不要超过250毫升,否则会加重宝宝肾脏消化器官的负担,如果吃后宝宝好像不饱而啼哭时可以让宝宝喝30毫升左右的加了白糖的凉开水。 另外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后就要开始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妈妈要常常抱宝宝到室外去晒太阳或者是每天给宝宝添加维生素D,从1滴逐渐增加到每天5-6滴即可。 |
一个月的宝宝胃容量不大,一般在60毫升到120毫升不等,小宝宝吃不饱是会哭的,一旦哭闹就有可能是饿了,每次不能喂太多否则引起吐奶。 一个月的宝宝最好是按需喂养,不能照搬配方奶粉说明书上的奶量,那么一个月的宝宝怎么喂养呢? 一个月的宝宝喂养奶量可以按照体重来计算:120-150ml/kg体重,其实喂奶也可以养成习惯,可以2-3个小时喂一次或夜间适当延长,妈妈们在两餐奶中间要加喂水以防宝宝便秘。 新生儿在每次喂养时需要60~90毫升配方乳,在第1周内每天需要喂养3、4次;在第1个月期间,如果孩子睡觉时间长于4-5小时,这时摇醒宝宝给予配方乳喂养;满月后每次喂养所需要的奶量将增加到120毫升以上并需要每隔4小时喂养一次;半岁时每次喂养的奶量将增加到180-240毫升并且每2-4小时喂养4、5次。 母乳喂养 如果妈妈的乳汁十分充裕,最好是用母乳来喂养,只要按需哺乳就好了,母乳喂养的话,宝宝会每周体重增加在150克左右。一般来说,如果母乳充足,喂养方法正确,宝宝吃饱后就会安静入睡;如果哭闹,应现查明原因,不要盲目喂奶。 妈妈的乳汁十分充裕 小儿不只是饿才哭,哭是小儿表达不适的方式,是本能的情绪反应,放小儿感到不适、饥饿、口渴、纸尿裤湿了、太冷太热、疼痛、生病等都会哭闹,不能一哭就喂奶。小儿若是饥饿性哭闹,妈妈用手触摸小儿面颊或口唇时有觅食反应,吃饱后安静入睡,如喂奶后仍然反复哭闹不安,或有其他异常表现,硬性到宝宝是否生病了,必要时应去医院就诊。 人工喂养 刚生下来的宝宝每次要喂30-60毫升,一天大约6-8次。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每次给宝宝的奶量要增加到60-90毫升/次,喂的次数逐渐减少。但是这种数据仅仅只是参考,如果宝宝闹着要进食,你还是要喂他,让他吃饱。在喂奶后,还要喂水,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量不宜太多,不要影响到宝宝的吃奶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岁以内的宝宝每一天的能量供给为95千卡/千克体重。你可依根据宝宝体重和100毫升配方奶中所含有的热量, 计算出1天的奶量。每100毫升标准冲调后的奶液能提供多少热量,你可以在宝宝配方奶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里找到。 以100毫升奶液能提供67千卡(即280千焦)热量的配方奶为例。计算后,体重为3千克的宝宝,每24小时需要喝约425毫升配方奶;体重为5千克的宝宝,每24小时需要喝约710毫升配方奶。 结语: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一个月的宝宝吃多少比较合适了吧,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小编在此也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帮助到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关注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不至于到时候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
仅从宝宝吃奶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是不正确的。因为有的宝宝在吸空乳汁后还会继续吮吸10分钟或更长时间,还有的宝宝只是喜欢吮吸着玩。仅从宝宝的啼哭也无法准确地判断他是否饥饿,因为宝宝也常会因其他的原因而啼哭。 奶粉喂养的宝宝 如果是吃奶粉很易判断,主要看宝宝一次吃多少。一般小于1个月的宝宝60-90毫升/次,大干1个月则90-150毫升/次。有的宝宝胃口很大,吃了还要吃,最好每次准备的奶量都超过宝宝实际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断宝宝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满足宝宝食欲。对于0-3个月的宝宝,每日总的奶量最好不要超过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则易造成肥胖。 母乳喂养的宝宝 1、乳房的自我感觉 妈妈在哺乳前,乳房有饱胀感,表面静脉显露,用手按时,乳汁很容易挤出。哺乳后,妈妈会感觉到乳房松软,轻微下垂。 2、吃奶的声音 如果宝宝吃了超过30分钟还含着乳头吸吮不放松,这就告诉妈妈自己还没有吃饱。宝宝吃饱后,一般能够安静入睡2-3小时,有的醒了以后还能玩一小会儿。如果宝宝哭闹不安,或没睡到1-2小时就醒来,(大小便除外)常表示没有吃饱,妈妈就要想办法增加奶量。 4、大小便次数 宝宝的大小便次数和性状可反应宝宝的饥饱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比较干燥。一般来讲,只吃母乳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就说明吃饱了。不过如果妈妈们给宝宝喂了水或饮料,小便6次以上这个方法就不适宜了。如果宝宝的大便呈绿色,粪质少,并含有大量黏液,说明宝宝没有吃饱。 5、体重增长 体重的衡量是饮食是否充足的可靠依据。体重增减是最有效的指标。足月新生儿头1个月增加720-750克,第2个月增加600克。一般6个月以内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左右,就表示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较多,说明奶水充足;如果体重每月增长少于500克,表示奶量不够,宝宝没有吃饱。 如果宝宝没有吃够奶,宝宝的体重在出生后的5天里会减少10%或更多。要知道新生宝宝的体重一下减少5%-9%是正常的。但从第5天开始,宝宝的体重至少应该每天增长约28克。 另一种方法是在喂奶前后给宝宝各称一次体重,其差额便是每次的喂奶量。出生3个月时每次喂奶量约为100-150克,6个月时为150-200克,达到这个数量表示宝宝吃饱了。 温馨提示:母乳一次奶量够的情况下,一次喂15-30分钟,每2-3个小时喂一次,喂奶期间最好不让宝宝含着奶头睡觉,先让宝宝吃饱!宝宝吃完母乳还哭闹,不要接着喂奶粉,先抱起宝宝,轻拍后背,听到"嗝"的声音后,放下,如果还是哭闹,再喂食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