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孕妈妈很担心会出出现羊水栓塞的情况呢?主要是因为羊水栓塞死亡率过高,那么羊水栓塞死亡率是怎么样一回事情呢? 羊水栓塞的发生率微乎其微,据统计,每2000~3000次生产中就可能发生1次,也有的医院统计,数万次生产中才可能碰到1次,但是,由于发病迅猛,一旦发生,死亡率竟会高达80%。 羊水栓塞一旦发生,产妇的死亡率非常高,甚至有些医师认为,只要发生羊水栓塞症,产妇几乎都难逃一死。虽然也有一些医院认为,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症,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后,生命得以挽回,但这样的个案,实际上无法证明是真的得了羊水栓塞症;反之,能证明有羊水栓塞症的病人,都是死后经过解剖才找到证据的。 也就是说,羊水栓塞实在是难以忽略的威胁所在,我们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 羊水栓塞的诊断 羊水栓塞的诊断是很难及时、准确地做出来的,而这也正是处理羊水栓塞时的难题,需要了解清楚状况,并迅速做出正确诊断,从而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羊水栓塞哦。 确切的诊断通常是在尸检时作出的,通过母体循环和肺部小动脉、肺毛细血管中的羊水物质证实。对于活着的病人,可从右心吸出血液,鉴定其中的胎毛、胎发或胎儿鳞屑,从而作出诊断。 其他用来确定羊水栓塞的诊断手段包括: (1)拍胸片:可见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大、明显的弥散性肺水肿; (2)肺部扫描:它可以显示某些栓塞区域灌注减少; (3)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初期由于急性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中心静脉压升高以及最终由于大出血导致的中心静脉压大幅下降; (4)凝血因子的检查:一般来说,在妊娠时凝血因子会增加,但是,由于羊水栓塞和DIC,血液无法凝结。 以上就是有关“羊水栓塞死亡率”的相关介绍了,希望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呀。
|
|
羊水栓塞怎么引起的?目前医学界对羊水栓塞的致病原因仍不清楚,可能与羊腔膜内压力过高、血窦开放、胎膜破裂等有关: 1、羊腔膜内压力过高 临产后,特别是第二产程收缩时,羊膜腔内的压力升高(可达100-175mmHg),且明显超过静脉压,因此羊水有可能被挤入破损的微血管而进入母体血循环。 2、血窦开放 分娩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宫颈裂伤可使羊水通过损伤的血管进入母体血循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边缘血窦破裂时羊水也可通过破损血管或胎盘后血窦进入母体血循环。剖腹产或钳刮术时,羊水也可从胎盘附着处血窦进入母体血循环,发生羊水栓塞。 3、胎膜破裂 大部分羊水栓塞发生在胎膜破裂以后,羊水可从子宫蜕膜或宫颈管破损的小血管进入母体血循环中。剖腹产时,羊水可从手术切口处进入母体血循环。 综上所述,高龄初产、经产妇、子宫收缩过强、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剖腹产等是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 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会对你了解“羊水栓塞的原因”有帮助,因为羊水栓塞死亡率过高,请一定要注意羊水栓塞的原因呀。 |
|
羊水栓塞死亡率很高,因此一旦羊水栓塞被确诊过,就需要进行抢救了,那么羊水栓塞的抢救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1、改善低氧血症 (1)给氧,保持呼吸道畅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者,立即面罩给氧。专人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抢救过程中正确有效及时完成治疗计划。 (2)解除肺动脉高压及支气管痉挛。选用药物缓解肺动脉高压和改善肺血流灌注,是预防忧心衰竭、呼吸衰竭及末梢循环衰竭的有效措施。 2、抗过敏 在改善缺氧的同时,应迅速抗过敏。如果产妇出现过敏性休克,则应该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常选用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3、抗休克 (1)扩容:即为补充血容量,在抢救过程中,应尽快输新鲜血以补充血容量。 (2)升压: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准确地测定出血量,并观察血凝情况,特别护理应详细记录情况和24h的出入量。 (3)纠正酸中毒和心衰:在抢救过程监控这些情况,一旦出现酸中毒或心衰,应立即用药。防治心力衰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3、防治DIC 羊水栓塞诊断一旦确立,就应开始抗凝治疗,尽早使用肝素,以抑制血管内凝血,保护肾脏功能。羊水栓塞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应警惕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最安全的措施是在给肝素的基础上输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鲜冻干血浆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制止产后出血不凝。 4、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时受累器官除肺与心脏外,其次便是坚肾脏,应留置导尿管,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尿的排出量和性质,及时反映情况,采取措施,防止肾功能衰竭。 5、预防感染 防感染,在各项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茵操作,正确使用对肾脏毒性最小的广谱抗生素,防止肺部和生殖道感染。 6、产科处理 (1)分娩前发生羊水栓塞:羊水栓塞在胎儿娩出前或刚临产而发生时,在改善母体呼吸循环功能,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后,尽快结束分娩。 (2)第一产程发病:此时胎儿不能及时娩出,应立即做好剖腹产手术前的准备,行剖腹产结束分娩。 (3)第二产程发病:宫口已开全或接近开全时发病应及时做好阴道分娩及手术助产,准备娩出胎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数可经阴道分娩。 (4)对子宫的处理:产后对无法控制的阴道流血患者,予以子宫切除术,做好腹部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前后准备和护理。切除子宫可减少胎盘剥离面大血窦的出血,控制病情不再继续恶化。 关于“羊水栓塞的抢救流程”的相关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呀。 |
|
以下这些羊水栓塞的高危人群更要学习以上的预防办法,产前跟医生进行良好沟通。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跟家属提前做好应对策略的沟通。 1、高龄产妇; 2、经产妇; 3、多胞胎或羊水过多孕产妇; 4、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孕产妇; 5、宫缩过强、急产孕产妇; 6、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孕产妇; 7、剖宫产妇,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成为近年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8、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孕产妇; 9、子宫颈裂伤或子宫破裂孕产妇; 10、大月份钳产或真空吸引协助生产的孕产妇; 11、羊膜腔穿刺检查孕妇; 12、死胎不下或胎儿窘迫症孕产妇; 13、子痫症(妊娠毒血症)孕产妇。 以上这些人是比较容易出现羊水栓塞情况的孕妈妈,请一定要注意呀。 |
|
羊水栓塞死亡率过高,因此一直以来孕妈妈们都会很担心羊水栓塞的预防问题,那么怎样预防羊水栓塞合适呢? 1、产检发现可导致病发因素 通过B超检查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使用分娩监视装置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而这2种异常情况可能是造成羊水栓塞的原因。 2、加强产前教育,注意诱发因素 30岁以上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产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对有诱发因素者,应严密观察,提高发生羊水栓塞警惕,如剖宫产、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急产等。 3、及时告知医生感觉 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全力做处理。 4、及时选择剖腹产 如果在第一产程发生羊水栓塞,由于胎宝宝不能立即娩出,虽然病情经抢救后有好转,但因病因未去除,仍有恶化的可能。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剖宫产手术、尽快结束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危情发生。 5、避免产伤、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等 (1)分娩时勿使宫缩过强 子宫收缩过强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可能引起子宫下段内膜破裂,则宫缩时羊水由间隙进入母体。需适当给予镇静剂及抑制子宫收缩剂,以缓减宫缩。 (2)严格掌握催产素应用的指征 合理使用催产素,并进行必须的观察。在产程中,如果子宫收缩过于强烈,产妇应该配合医生使用镇静药物,减弱子宫的收缩,以防发生子宫破裂。 (3)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破水时应用纱垫保护好切口边缘,刺破羊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上的开放性血管。 (4)严格掌握人工破膜指征。 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以减少子宫颈管的小血管破损,不在宫缩时破膜。 (5)中期引产钳夹术时,先破膜待羊水流净,再钳夹与使用催产素。 6、作好第四产程的观察,及时发现与出血不相符合的休克。 关于“怎样预防羊水栓塞”的情况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会对孕妈妈有一定的帮助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