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二胎这个词语在近两年来达到了顶峰,那么,为什么我国会放弃独生子女政策而转战放开二胎呢?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将放弃上个世纪年代后期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允许所有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独生子女政策的最初设想是防止人口过度膨胀超出资源的承载能力,然而该政策可能会在接下去几十年发展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增长的某种因素。中国已在2013年部分放宽了独生子女政策。 放开二胎政策的原因有哪些?出生率不断下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数量收缩等三原因是二胎政策变动的因素。 1、出生率不断下滑 独生子女政策和其他一些变化导致中国新生儿数量不断下滑,2013年,中国每千人对应的新生儿数量是12.1,而在改革开放后的高峰期1987年每千人中对应新生儿高达23.3。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12.1‰的出生率低于美国的13‰,马来西亚的18‰以及越南为16‰。即便在人口问题严重的日本,出生率为8‰。 2、劳动力数量收缩 不断下滑的出生率意味着适龄劳动力正变得原来越少。而此势必阻碍经济发展并快速推高薪酬,并造成公司将工厂迁至亚洲和其他一些成本较低的国家。 2014年,中国15岁到64岁之间的人口下降了160万或0.2%,至10.04亿,为至少20年来的首次下滑。 3、人口老龄化 人口结构的变化意味着老龄人口不断增长,从而限制劳动力规模,增加医疗保障成本,并加重年轻人赡养老人的负担。 联合国预测,未来25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增加一倍,达到4.31亿。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从2015年15.2%升至36.5%。 全面放开二胎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二是可以一定程度地满足那些有强烈生育和尽快生育意愿的“非独”家庭的生育需求,缓和和改善他们与政府的关系; 三是一定程度地避免“失独”的家庭问题,缓解和改善出生性别比失衡及未来的婚配失衡问题。 虽然实行了放开二胎政策,但是我国人民对于生二胎的积极性并不高。
|
全面放开二胎还要准生证吗?想必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那么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呗。 根据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此后出生的二孩都合法,居民生育一孩、二孩都不需要再进行审批,改为登记制(属于再生育等情况的仍需要审批),也就是说,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不用再办“准生证”。 2016年1月1日起,对生育第一或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孕后可持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到一方户籍地或现居住地村(居)或乡(镇、街道)进行登记,自主安排生育。对登记对象个别证件不全的,可实行承诺制。 要全面实施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对已生育的育龄夫妻,可在了解各种避孕节育知识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对符合政策拟生育的已落实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可持身份证、结婚证到户籍地或现居住地的乡(镇、街道)计生办出具证明,并由乡(镇、街道)以上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其提供免费取出宫内节育器等相关技术服务。 调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1日起,暂停办理放弃再生育奖励,对新增自愿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停止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
放开二胎政策的利与弊是如今放开二胎政策最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呗。 随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落地,我国生育政策就发生了改变。那么放开二胎政策是利还是弊呢? 放开二胎政策的利 1、抑制男女比例失衡。在传统观念等原因促使下,“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许多父母“选择性生育”,因而最终出现男女比例失调问题。如今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则能极大减少这个问题的出现。 2、缓解人口老龄化。生育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对社会保障体制的财务可持续性产生直接冲击。开放二孩政策则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少未来的社会风险。 放开二胎政策的弊 1、国家财政支出将增加。开放二孩政策后,国家将面对一系列人口增长遇到的问题。环境承受能力、财政支出、公共福利体系等宏观层面将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面临压力。 2、加重个人家庭负担。在如今高物价时代,把一个幼儿养育成人需要巨大的花费。开放二孩,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讲,这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放开二胎政策很难按照国家想象的那样子开展起来,必须正视放开二胎政策带来的压力。 |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全面放开二胎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呗。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中国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胎,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背后有什么意义? 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普遍二孩提高生育率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国家全面放开二胎能提高生育率,但不会出现人口爆炸性增长。二胎新政策实施后,2017年和2018年的生育规模可能会有明显增长,至于增长的有多高,还需要看未来的数据。人口专家陆杰华表示,“肯定比不放开要高一些,有堆积也是正常的,没堆积才是有问题。现在百姓在生育上也更加理性,毕竟受到的主客观影响也比较多。” 2、中国劳动力人口3年连降,新政应对人口红利的消失 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当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已出现严重扭曲。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6-59周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去年减少了371万,降幅超过2013年的244万。该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是在2012年,当年15-59周岁年龄段人口减少了345万。 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中国全面放开二孩能有效解决劳动力供给的问题,降低劳动力成本,减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压力。陆杰华说,这也有利于对未来提供更多的养老资源,毕竟我们国家主要还是家庭养老,这样也是为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一个方式,提供有利的人口环境。 3、面对“失独”之殇,有助家庭结构合理化 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称,在这个节点全面放开二胎,从宏观角度来说,对于促进整个中国人口结构的合理化有重大积极意义;从微观角度来说,也有助于每个家庭人口结构的合理化,尤其是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独家庭之痛。 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不合理的负面效应集中凸显,养老、子女教育甚至于独生子女本人的个性发展都已成为问题。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讲,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风险性就在于唯一性。据相关统计,目前全国失独家庭已超百万,失独父母,老无所依,这种痛本是可以通过调整生育政策避免的。因此,全面放开二胎,对于优化家庭结构有正面、有效的作用。 4、二孩生下来,对经济有拉动作用 按照目前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来看,在未来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会进入一个加速递减的过程。这对于整个经济消费是不利的。即使在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已经变成了人口净流出城市,当地的房地产等行业都不景气。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浙江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表示,全面放开两孩对于经济肯定会有一个拉动作用。放开“全面二孩”后,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每年将带来新增的消费将超过700亿,此外,随着新生人口的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需求势必将会增加。新一波的人口红利将会到来。 以上就是为什么要全面放开二胎的原因,不过如今生二胎面临的压力也是全面开放二胎面临的巨大压力。 |
什么时候放开二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全面两孩”政策2016年元旦开始即可实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中国生育政策的一次历史性调整,实行了36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全面终止。 就目前来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明确: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对此,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强调,“全面二孩”需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的法规,依法组织实施,具体来说,就是各省区市根据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做地方法规的修订,然后组织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之前,各地各部门都必须认真执行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生育秩序,不得自行其是。 放开二胎政策虽然实施了,但是目前而言有生育意愿的人们,特别是二胎生育意愿的人们相对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