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外科手术做疝修补有那些方式? 手术治疗疝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张力修补,即把破损组织也就是洞的边缘硬拉拢起来直接缝合。这类修补通常被称为张力修补术。张力手术就象轮胎破了洞以后直接用线缝起来,缝合处有张力,有一个向两边分离的趋势,而且其中一边为肌肉,术后疼痛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由于经不住长时间的撕扯,修补过的洞容易再爆开来,再次出现一个洞,导致复发。国内外的资料显示,张力手术的复发率在 10~20% 以上。这类手术比较适合少儿患者。近年来,也有应用自身组织的低张力修补术问世。主要是Desarda手术。该手术应用未脱离的腹外斜肌腱膜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加强腹股沟内环百叶窗(Shutter)和吊带(Sling)关闭机制,达到生理学修补。目前应用较少。对疝缺损较小的青年患者、感染风险较大的嵌顿疝患者、不希望体内有异物的患者等最为适用。 第二类:是腹腔镜手术方法。医生用不同的手术器械插入病人的腹腔,借助摄象机把一张补片放入病人腹腔或者腹膜前间隙。医生通过一个电视屏幕上的成像进行手术。这类手术近期的效果良好,但是费用较高,由于进入腹腔,虽然切口小,但体内分离面大,创伤反而更大,有可能发生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大血管损伤等。这类手术比较适合发病时间较短的双侧疝患者。 第三类:是应用人工材料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或者叫做无张力疝成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是 1984 年美国李金斯坦( Lichtenstein )疝中心的李金斯坦医生及其同伴们发明的。该方法是用一块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很好的带网孔的补片覆盖疝缺损。这种方法的逻辑相当于用丝绸补丝绸衣服上的破洞。这种方法被命名为李金斯坦( Lichtenstein )手术方式。该方法因其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而获得广泛推广。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被美国医师协会尊称为疝修补手术的金标准,该中心目前的主任爱米德( Amid )医生也因此而成为美国疝协会的主席。李金斯坦疝中心发明无张力疝修补以后,各种用材料做疝修补的方法层出不穷。这些方法都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论支持。但基本都是在修补材料的形状上的不同。无张力疝修补术有网塞和网片两种材料。覆盖缺损部位可以在腹横筋膜前或腹膜前 第四类:是微创无张力修补术,本人为最早在国内开展此种手术的少数医生之一,该术式在无张力修补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手术进一步微创化,手术切口由一般的无张力修补术的6~8厘米减至3~4厘米,重要的是切口内的操作也做了细节上的改良,其修补充分适应腹股沟区三维空间结构,创伤明显减小,术后患者疼痛轻微,恢复加快,疗效优良,迄今未见复发,广获患者好评,属于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术式 第五类是结合小切口开放与腔镜技术的杂交手术,该手术兼具开放与腔镜手术的优势,适用于全身情况较好、疝囊较大或较肥胖的腹股沟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