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因为没有足月,在母体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养分,所以在护理方面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家长要精心细致喂养宝宝,注意给宝宝保暖,同时要防止外人接触宝宝,避免感染外来病菌。宝宝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 1、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被窝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空气。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不要凉着孩子。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2、精心喂养 早产儿体重增长快,营养供给要及时,最好是母乳喂养。住院时,妈妈挤出奶来由护士喂,回家后就可以直接喂奶了。吃奶量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一般说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婴儿每天喂350—450毫升就可以了。喂奶的次数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 3、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洗净双手。 4、保持安静 早产儿的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动作要轻柔,换尿布、喂奶也要非常轻柔、敏捷地进行,不能大声喧哗或弄出其他刺耳的响声,以免惊吓婴儿。 1、耐心喂养。早产儿吸吮力气不足,喂养时更应该耐心,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钟。出院后回到家护理的宝宝,在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直到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 2、采取餐多量少及间断式(每吸食一分钟,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顺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的喂食方式,可减少吐奶发生及呼吸上的压迫。可喂食早产儿奶粉,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 3、早产儿对温度变换比较敏感,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4、定期回医院追踪检查及治疗:如视听力、黄疸、心肺、胃肠消化、及接受预防注射等。保持与新生儿医生密切的联系以便随时能谘询。熟练幼儿急救术,如吐奶、抽搐、肤色发绀时的处理、以备不时之需。 其他必须注意事项 1、与早产儿玩耍时,动作要慢,要轻,不要经常用新玩具、新面孔包围他。不要过分刺激早产儿。 2、留意早产儿的反应,如他头部转向,或不再注视你时,就表示他已“够”了,这时,应停止与他玩耍。 3、要注意室内温度,因为早产儿体内调节温度的机制尚未完善,没有一层皮下脂肪为他保温,失热很快,所以保温十分重要。 4、晚上又黑又静,早产儿可能不习惯,可亮夜灯及播放育婴音乐,以助早产儿适应环境。 5、早产儿喜欢被襁褓裹起来,注意襁褓料子一定要柔软无刺激性,头部绝不能包起来。 6、早产儿由于呼吸系统未发育完善,对空气污染物十分敏感,所以婴儿房必须空气洁净,禁止吸烟。 7、婴儿床上用品及婴儿室内家具的颜色都不宜过鲜、过明亮,以免对早产儿过分刺激。 8、如果早产儿能吮吸,就让他吸奶嘴,这样可以协助他发展口腔活动技能,而且也可以给予他一定的安全感。 9、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留心你孩子特殊的需求。一般规律不一定完全适合他的需要。你必须“听他指挥”,千万别强加于他。
|
早产宝宝在妈妈妊娠不到37周时,就迫不及待的提早报道了,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大多 体重低于2.5千克,身高少于46厘米,他们尚未充分摄取生长所有养分,来不及发育成熟,因此容易导致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等健康问题。 不过妈妈们也用太担心,有道是,“先天不足后天补”,只要能抓住早产宝宝2岁前这段宝贵的时间,做到科学喂养、做好日常的悉心护理,起步明显落后的早产宝宝也可赶上“大部队”,照样不会输给他人! 让早产宝宝“追上”足月儿 所以,早产宝宝在0至1岁之内必须加强营养,积极防病,细心耐心地护理如下: 1)保温。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另外,早产儿的体位取平卧位,不用枕头。 2)各种维生素的补充。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有母乳,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3)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还有,如果能力许可,父母在早产儿一岁以内时,最好能每一个月到医院儿科保健门诊去检查一次,两岁以后可以两到三个月去检查一次,以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 有资料显示,早产儿出生以后1年至1年半之内,是其神经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长在这段时间应尽量给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早产儿出生后1~2年内没有实现追赶性成长,就失去了追赶性成长的机会,那么其神经以及体格发育可能面临更多问题。所以加强早产儿的营养至关重要。 |
3) 循环系统: (1) 由于肺部小动脉的肌肉层发育未完全,使左至右的分流增加,易有开放性动脉导管,愈早产的婴儿,其开放性动脉导管发生的比例愈高。 (2) 缺氧、酸中毒易引起持续性肺动脉高血压,因由右至左的分流而引起发绀。 (3) 凝血酶原不足、维生素C不足,使血管脆弱易致出血,如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4) 白蛋白不足及血管渗透性较大易致水肿。 4) 血液系统 早产儿体重越小,出生后血红蛋白、红细胞的降低开始早,6周后血红蛋白可跌至70~100g/L(足月儿于8~12周后低至110g/L),有核红细胞持续出现在周围血象中的时间也越长。 5) 排泄系统: (1) 不成熟的早产儿,其肾小球滤过率更低。早产儿若有严重窒息合并低血压的发生,因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更降低,早产儿会出现无尿或少尿。 (2) 浓缩尿液或排除过多液体方面的能力有限,易有水中毒或脱水的危险。 6) 中枢神经系统: (1) 脑室周围的微血管比较不成熟而易破裂,故在妊娠32周以前易发生缺氧情形而导致血管壁破裂,造成脑室出血。 (2) 黄疸严重时,因易缺氧使脑血管屏障受损而造成核黄疸,导致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3) 对刺激的反应较慢。 (4) 吸吮、吞咽及张力反射不好,易致喂食困难。 (5) 咳嗽反射微弱或无。 (6) 呼吸、体温中枢发育不好。 7) 消化系统: (1) 呕吐反射不良,食管贲门括约肌功能不佳和吸吮、吞咽反射不良,易患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2) 出生时长时间的缺氧,使肠道血流减少,易有喂食耐受性不良或易造成坏死性肠炎。 (3) 胃容量小,所以进食量少,影响到营养、热量及水分的需求。不同体重早产儿的胃容量有明显差异,到出生2周以后胃容量才明显增加。 (4) 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差,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较好。 (5) 肝功能差: 8) 免疫系统: (1) 由母体处所获得的IgG免疫球蛋白抗体少(大部分的IgG免疫球蛋白是在怀孕末期经胎盘获得),使早产儿易受感染。 (2) 皮肤易受损和感染。 9) 眼睛 视网膜血管成熟度不佳,过度给氧或长期给氧易造成视网膜血管收缩,刺激血管增生,引起视网膜、玻璃体的出血及纤维化,进而导致视网膜剥离和失明,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10)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快,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倍数较足月儿为大,1岁时足月儿的体重大致等于初生时的3倍,1501~2000g早产儿1岁时的体重可达初生时的5倍半,1001~1500g者可达7倍。由于生长特快,极易发生低血钙和佝偻病。
|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这是专门为早产宝宝在出院后过渡期使用的,热量和营养成分介于早产配方奶和婴儿配方奶之间,含有的热量为73千卡/100毫升。早产宝宝吃这种配方奶,比吃普通婴儿配方奶追赶性生长更快,骨骼发育也更加强壮。 早产儿配方奶和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不能超长使用,否则会造成宝宝超重、肥胖及其他营养不均衡等不良后果。当早产宝宝的追赶生长达到可以喂婴儿配方奶时,就应当换用婴儿配方奶了。 婴儿配方奶 这是为普通足月宝宝设计的配方奶,含有的热量为67千卡/100 毫升。早产宝宝胎龄较大,出生体重超过2千克,没有严重并发症和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如果妈妈没有足够的母乳,可以直接使用婴儿配方奶。 不同情况,不同喂养建议 1.母乳喂养:出生体重超过2000克,没有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宝宝,出院后应该首选母乳喂养。和喂养足月宝宝一样,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妈妈注意饮食营养均衡。 2.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极(超)低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尤其是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的宝宝,需要强化母乳喂养到胎龄满40周。 3.早产儿配方奶喂养:适合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宝宝,需要喂到胎龄满40周。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体重增长不满意,可以采取混合喂养,将早产儿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4.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宝宝或作为母乳的补充。 5.婴儿配方奶喂养:适合出生体重大于2000克,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的人工喂养早产宝宝,或作为母乳的补充。 如何给早产宝宝喂奶? 因为早产宝宝吸吮力弱,吞咽和呼吸动作配合还不够协调,在喂养时需要特别精心。 母乳喂养的宝宝 直接吸吮妈妈的乳头会比较费力,宝宝容易劳累,常常吃一会儿就需要停下来休息,这是很正常的,妈妈要多一点儿耐心。如果妈妈的奶水很多、流速很快,常会造成宝宝呛奶。这时妈妈可以用手指按住乳晕周围,减慢乳汁的流速。 由于母乳的前奶和后奶成分不同,前奶蛋白质多些,后奶脂肪多些,所以要让宝宝吃空一侧乳房,再吃另一侧。 人工喂养和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的宝宝 奶嘴的孔太大会呛着宝宝,太小又会造成吃奶费力,所以妈妈可以观察宝宝吃奶时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奶嘴。配方奶冲调后,不要在室温下放置过久,以防变质。吸出的母乳如果宝宝一次吃不完,需要放在冰箱里冷藏。奶瓶、奶嘴等用具要严格清洗,每天消毒,因为早产宝宝比足月宝宝更容易发生肠道感染。
|
这个要看宝宝早产的时间长短。以及初中时候的反映情况。越小,有缺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的后遗症越多。早产儿长大后有什么不好影响?常见的有以下。早产会造成脑部发育比较缓慢,进而造成他智商较低,社交能力较差。由于脑部不成熟,也可能会造成大脑性麻痹,影响智商,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早产后遗症。还容易感染与肺部有关的疾病,有些疾病甚至一生都摆脱不了。另外,他的呼吸也会出现问题,如在婴儿时期会突然停止呼吸,这是最常见的早产后遗症。 如果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生长在肠部里的细菌会导致肠部破裂,然后细菌就会跑进宝宝身体的其他部份,这可能会造成宝宝离开人世。眼睛也会有很大的问题,形成白内障,皮肤红肿、溃疡,问题比较少。 成熟儿出来就能够耐受外界的环境,能够独立生活。早产儿关键在于发育熟度不够,我们定什么时间叫成熟度够,什么叫成熟度不够。预产期往前提21天之内出生的孩子都是足月的孩子,离预产期的时间要是大于3周,那就是早产儿,现在一般认为到妊娠36周即到预产期前四周之内都不算早产,就是说胎龄小于36周的才算早产。早产儿也是有不同的度,其实体重不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人宣传早产儿体重在多少,那好像是宣传的作用,通常正常出生体重是2.5公斤,有些早产儿出来也有2.5公斤,,但足月跟非足月的成熟度不一样,出生以后的生活能力不一样,这是本质的不同。 一般来说35、36周的早产儿一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基本上都成熟了,但是成熟之间有个体差异的,也不是说这个35周、36周一定那么好。现在一般32周以上的叫轻度早产儿,28周到32周叫中度早产儿,小于28周的叫做超早产儿。轻度早产儿,以前在农村没有条件的,也可能养得活,但相当部分是养不活的,跟发育程度特别是肺发育程度很相关,28周到32周基本上都要进早产儿监护病房了。28周以下的超早产儿,原来新生儿科学不发达的时候,在90年代之前,包括到现在有一些内地偏远的地方的医生还认为他们是没有机会成活的,所以以前在课本上叫”无生机儿”,”晚期流产儿”,现在一般来讲从22周到28周都认为是有救活的机会,所以叫超早产儿。超早产儿一般体重是极低,生存能力特别差,特别是肺发育功能差,他的成活基本上要依赖我们监护病房的条件。 从我们国家来讲,这部分的孩子超早产儿的成活率如果放在监护病房里,最好的监护病房也就达到70%左右,最低成活的周数,国内在25周左右,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22周有成活的,这是从妊周来讲。从体重上来讲,现在国内最低的是500克的孩子就能救活,在发达国家有报道287克就能成活。超早产儿不是简单的说一个概念,是很有意义的,代表早产儿新生儿科学的一个进步。有些人不太清楚,可能28周以下就会放弃,实际上这部分孩子是放弃还是救他,现在仍然是有争论的,牵涉到一个法律的问题,也涉及到需要相当多的条件,要很大的耗费。救这些孩子,还是不救这些孩子,从我们做医生来讲,只要他家属愿意去救,我们尽全力去救。北京军区总医院新生儿病房里专门设了早产儿监护病房,一个足月儿监护病房,条件来讲目前在国内应该在最好的行列里,可以胜任超早产儿的救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