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痔疮 原因:增大的子宫压迫和腹压增高,使得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痔静脉曲张。 缓解: 1、保持便便通畅。 2、每天坚持做10-30次提肛动作,即有意识地收缩肛门,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排便和预防痔疮。 3、如果排便时痔疮脱出,应及时处理:洗净肛门,躺在床上,垫高臀部,在柔软的卫生纸或纱布上放些食用油,手拿油纸,将痔疮轻轻推入肛门深处,然后塞进一颗肛门栓。 4、不要马上起床活动,做提肛运动5-10分钟。 5、保持外阴部位清洁。 二、眩晕 许多孕妇有眩晕现象,尤其在拥挤、空气不流通、人群集聚的场所。 原因:孕妇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出现低血压状态;由于过度兴奋或焦虑影响呼吸功能;妊娠期血液被稀释引起“生理性贫血”或低血糖状态;较长时间的仰卧位,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流血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低血压。 缓解:孕妇应该避免:①过快地变换姿势;②长时间地站立;③过度兴奋和精神过度紧张; ④过度疲劳。孕妇可采取侧卧位方式尤其左侧卧位,不仅可以改善胎儿血氧供应,还可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引起的眩晕。如果出现的眩晕症状经上述措施处理后无效或频繁出现时,均应与医师联系,以免延误病情。
![]() 三、皮肤瘙痒 原因:腹部皮肤被增大的子宫撑大,皮肤的弹力纤维被拉开,形成妊娠纹,妊娠纹部位就会有痒感。这种现象特别在怀孕中晚期比较常见。 缓解:在干燥的皮肤上涂抹点炉甘石液能消除痒感。不要使用沐浴露和香皂反复清洗皮肤。衣服应选择天然纤维制作的浅色衣服,不要穿化纤的贴身衣物。 温情提醒:有时候肝脏疾病也会引起痒感,因此如果皮肤特别痒或者是皮肤发黄则应该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患“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等疾病的可能。一般胆汁郁积引起的发痒始于手掌或足部,而非起于腹部。 四、尿频、尿急 原因:妊娠早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膀胱所致。当妊娠12 周子宫越出腹腔后,症状自然消失。妊娠晚期,由于胎先露的入盆,膀胱再次受到挤压,尿频现象又重复出现。某些孕妇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时有尿外溢情况。 缓解: 只要排除尿道感染情况,尿频、尿急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要为此限制孕妇液体的摄入量,以免导致脱水,影响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同时孕妇应做提肛运动,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尿频、尿急以及孕期溢尿情况,在妊娠终止后,症状自然消失。 如果症状继续存在,表示会阴肌肉过度松弛或盆底有损伤,应该进一步检查。 五、阴道分泌物增多 原因:妊娠期间,由于激素的作用,新陈代谢旺盛,阴道上皮细胞及宫颈腺体分泌旺盛,致阴道分泌物增多。通常为乳白色,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过常给孕妇带来不适。 缓解:如分泌物为黄绿色或带血伴难闻的臭味,或外阴有明显刺激、瘙痒等症状,需及时检查明确炎症的性质,就医治疗。如果属于生理现象,需要勤淋浴,常换内裤,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孕妇应该避免穿尼龙质料内裤,推荐使用吸水性好、质地柔软的棉质内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