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孕妈都听说过“高危妊娠”,这是指孕产妇以及胎儿都有较高的危险性,甚至导致难产,或者危及母婴的生命。而高危妊娠包括患有各种孕期并发症、慢性病,以及受到不良环境因素影响的孕妈。下面都有哪些情况属于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听起来的确有些恐怖,但只有孕妇真正的了解了自己的情况,才能让医生更早的发现病情,加以干预。如果孕妈有下列情况,很可能会增加孕妇及胎儿的危险,这些问题都不容小觑。 1、疾病问题:妊娠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疾病、肿瘤,以及感染性疾病等等; 2、年龄问题:高于35岁的高龄产妇; 3、胎儿有遗传问题:如唐氏综合征,或其他心、肺或肾脏疾病; 4、其他问题:多胎妊娠、超过3次流产、摄入酒精、危险药物、吸烟等等; 除上述问题以外,孕妈如果有其他的任何健康疾病问题,都应该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如果耽搁了病情,也有可能衍生成为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如何维持健康? 如果孕妇一旦被诊断为高危妊娠,那么相比其他普通孕妇,要增加看医生的频率。医生会通过更多次数的超声、检测血压、尿液,甚至基因测试,来确保胎儿是否生长良好。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孕妈的病情来酌情开药、要求住院观察等方式来维持孕期健康。不过也有少数情况,高危妊娠一旦会威胁到孕妈的生命,那么医生就可能采取终止妊娠。 除了医生的干预以外,孕妈也要积极的维持健康。例如在饮食方面,多吃蛋白质、蔬菜、水果、奶制品等等,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维生素、铁剂等营养品。避免饮酒吸烟,甚至二手烟、三手烟也会给孕妇的健康带来弊端。 同时,孕妇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质,对于高危妊娠的孕妈来说,也可以通过咨询医生是否可以进行锻炼、进行多少锻炼量,来酌情增减。只有全方位的进行改善,才可以让孕妈恢复健康的体质。
|
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因素之一的妊娠属于高危妊娠。 1. 孕妇年龄≤17岁或≥35岁 2. 孕早期体重≤45kg或≥70kg 3. 有异常妊娠病史(包括人工流产2次以上、自然流产、异位妊娠、死胎、早产、死产、难产、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畸形或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等) 4. 前次剖宫产史 5. 孕期出血 6. 子宫切口妊娠 7. 先兆流产 8. 先兆早产 9. 死胎 10. 前置胎盘 11. 胎盘早剥 12. 胎盘植入 13. 胎膜早破 1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5. 妊娠期糖尿病 16.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17. 妊娠期贫血 18.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易栓症、血液病含贫血、传染性肝炎、活动性结核、病毒感染等) 19. 盆腔肿瘤 20. 多囊卵巢合并妊娠 21. IVF 22. 妊娠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化学毒物,服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等 23. 母儿血型不合 24. 胎盘功能不全 25. 过期妊娠 26. 骨盆异常 27. 软产道异常 28. 多胎妊娠 29. 胎位异常 30. 羊水过多或过少 高危因素 1.怀孕20周以后,血压升高,在140/90mmHg以上。 2.水肿:自脚踝部逐渐向上延伸,休息后不能消失。 3.尿液检查发现:尿糖、尿蛋白阳性。 4.血糖监测:24周之后空腹血糖≥5.1mmol/l,或者75g糖筛任意一点血糖高于正常。 5.无痛性阴道流血。 6.胎儿生长落后于孕周2周以上。 7.B超提示羊水过多或过少,S/D比值高于正常,脐带绕颈。 8.BMI数值≥24。 9.其他。 出现以上情况时,请及时就诊,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对胎儿造成伤害或者将伤害降到最低。 导致高危妊娠的高危因素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准妈妈要了解哪些高危因素会导致高危妊娠,这样才能积极的更有效的预防高危妊娠哦。 |
高危妊娠的饮食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一起去看看有关高危妊娠吃什么好吧。 高危妊娠需要特别注意好身体,同时,饮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高危妊娠适量补充维生素A能增加孕妇抵抗力,帮助胎儿生长发育,维生素B,可促进食欲,刺激乳汁分泌,促使胎儿生长;维生素C能使胎儿骨齿发育,增强抵抗力。以上几种维生素都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帮助钙、磷的吸收,使骨、齿发育正常。在有阳光照射的地区,可不需要另补维生素D。 妊娠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在饮食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怀孕初期怀孕的前3个月内,正是胎儿的器官形成时期,这时孕母要避免偏食现象,需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同时需注意粗细搭配。在这个阶段,可能因恶心等早孕反应而影响正常的饮食,这时孕母应进食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混合的小餐,但不吃有刺激性的东西和精制糖块等。 怀孕4—6个月这一阶段是孕妇重点的营养阶段。这一时期,胎儿迅速生长、需要大量营养。 怀孕后期接近分娩和哺乳的阶段,要特别注意少吃或不吃不易消化的或可能引起便秘的食物。应尽量进食高热量、高营养、高纤维素的平衡饮食,这有助于晚上睡眠,也能为分娩和哺乳时提供能量准备。 以上就是有关高危妊娠的饮食的情况,希望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就到这里了。 |
“宝宝流走” 4大诱因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流产、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 胚胎(或胎儿)因素 胚胎发育不正常,是早期流产常见的原因。极少数发育不正常的胚胎,即使保住,在出生后也会造成胎儿某些功能异常或畸形。 2、母体的因素 准妈妈患有以下的疾病,都可能会导致流产: A、患有急慢性疾病,比如贫血、高血压、慢性肾炎、心脏病的准妈妈容易流产。 B、准妈妈受到病毒感染,母体的病毒通过血液进入胎盘,会导致流产;或者准妈妈因为高热,而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C、患有子宫畸形、盆腔肿瘤、宫腔内口松弛或有裂伤等生殖器官疾病的准妈妈,都可能造成流产。 D、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准妈妈体内黄体功能失调,也就是卵巢中孕激素不足。 另外,准妈妈甲状腺功能低下也会造成流产。 3、外界因素 准妈妈受到如含汞、铅、镉等有害物质或有毒环境的影响。另外,受到外界的物理因素,比如高温、噪音的干扰和影响,也可导致流产。 ![]() 4、免疫因素 从遗传学、优生学角度来看,自然流产是人类优胜劣汰的一种表现,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对于人类的繁衍有积极意义。如果是精子、卵子有缺陷或胎盘发育异常引起的流产,或由于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严重畸形而流产,再保胎也保不住,不如顺其自然,以免孕妇经受更多痛苦。如果孕卵正常,只是母体方面卵巢黄体功能欠佳、子宫体发育不良或子宫颈内口松弛等,这种流产有可能保住,但要保得早。如果是母体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流产,应以母体健康为重,治病要紧。 尽管受精卵缺陷或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流产是难以预防的,但对于一些可能引起流产的外界因素还是要力求避免的。 要注意如下: 1、注意孕期卫生,增加营养,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避免碰撞小腹,节制房事。 2、已流产的妇女,如再怀孕应间隔6个月以上,此期间要坚持避孕,让子宫内膜修复后再受孕。 3、习惯性流产者,应全面检查,尽可能找出导致流产的原因,进行必要的治疗后再怀孕,并积极保胎。 4、妊娠头4个月因胎盘未形成,易流产。尽量避免腹部手术。如果非手术不可,在手术后后应积极采取保胎措施。 5、准妈妈如果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治疗。 问: 初次检查的内容有: 1、询问病史:包括身体的一般情况、月经史、婚育史、继往病史、家族遗传病史、孕产史、本次妊娠情况。 2、全身检查:孕妇发育与营养状态、身高、体重、血压、心、肺、肝、脾以及四肢、乳房。 3、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体、附件。 4、骨盆测量:骨盆大小和形状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因此骨盆测量是产后检查必不可少的项目。 5、化验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康华氏反应、HIV(监测)、肾功能检查。必要时作致畸五项检查、唐氏综合征、血红蛋白病等遗传病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