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当天,当万家团圆的时刻,一个沙哑的声音打进本报热线,她是沛县张庄镇的王忠娥,希望能够通过本报寻找37年前遗弃在青年路老公安局门口的女儿。 当天,王忠娥在电话里声音哽咽地回忆说,她是沛县张庄镇胡楼村一组的村民,她和老伴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之前已经有了5个孩子,都是女儿,但是他们一心想要个男孩。1979年10月14日凌晨,第六个孩子又诞生了,生下来一看又是个女孩。丈夫全家愁眉不展,本来家里就穷,实在没有能力养活这个孩子了。当天,夫妻俩做了一个残忍而令他们后悔一辈子的决定:将孩子送出去。 想来想去,他们想到了送到徐州市区热闹的大街上。为了更安全起见,他们选择了青年路老公安局门口,希望公安局的人能帮孩子找个好人家。王忠娥清楚地记得,当天她用两层被子将女儿包好,里面的是带蓝条条和麦穗的紫色被子,外面一层大被子也是花的,而且还是牡丹花,担心孩子冷,又给孩子戴了一顶崭新的围巾,是绿叶红花的图案。怕天冷孩子冻着,她还专门把装热水的盐水瓶放在被子里,里面还有新棉裤,用一个绿色的军用提包装着的。 当天天气阴沉沉的,刮着西北风。丈夫一个人出门带着孩子,赶在7点多单位上班之前来到青年路老公安局门外。当时传达室大门里还有人,有的办公室也陆续有人上班了。丈夫悄悄将孩子放下后转身离去,本来想在旁边看着是否有人拾走,但又生怕别人看见,所以没敢久留。 王忠娥说,后来生下第七个孩子是男孩。目前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了,前几年老伴也去世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对这个女儿的思念与日俱增,一直后悔将这个孩子送了出去,她和丈夫一直在自责,但一切都已经晚了。多年来,她一直挂念着老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徐州市区繁华地段的大街上,应该是被人捡走了,即使不被人捡走,公安局的人看见也会给她找个归宿吧?她总是不敢向坏处想,她担心老六的生活,不知道她现在生活的怎么样。 “今年也该37岁了,按理说外孙都多大了,如果这个孩子记恨我,不见面都行,只要知道她还活着,生活在什么地方就行。”王忠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