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少了怎么办呢?女人怀孕以后特别的小心翼翼,每次产检都会认真的研究每一张报告单,孕34周的小王姑娘拿到B超单,一看羊水指数是7.5cm,立马紧张了,眼泪汪汪的问到:羊水少了要紧吗要紧吗? 孕妈妈羊水的多少对于胎儿来说很重要,过多过少都会影响胎宝宝的健康,如果羊水过少对胎儿的影响更大。 B超测定羊水量有2种方法,其一是测定最大的羊水深度,应该在3--8cm之间;小于3cm为羊水偏少,小于2mm为羊水过少,其二是测定羊水指数,正常范围是5~18cm,当羊水指数小于8cm时,为羊水偏少,小于5cm为羊水过少,羊水指数大于24cm,为羊水过多,18--24cm之间为羊水偏多,引起羊水少的常见原因有胎儿发育异常,宫内发育迟缓,染色体异常等等。 羊水指数是7.5,cm,偏少了一点,但也不要太紧张,因为羊水就是宝宝的尿液,也可能宝宝尿尿以后就会多一点的。 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 缩写:AFI):是 以脐水平线和腹白线为标志将子宫直角分成四个象限,测量各象限最大羊水池的垂直径线,四者之和即为羊水指数。 羊水指数正常范围在8cm~18cm的范围之内属于正常状态,小于8cm为羊水偏少,少于5cm以下为羊水过少,大于18cm则为羊水偏多。大于24cm为羊水过多。 羊水指数怎么算? 羊水指数是医生确定孕妇体内羊水量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判断数值,通过B超可以测出羊水指数。 具体测量方法为,将子宫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四个象限,分别量每个象限中羊水的最大深度,再相加求其总和。 比如某位孕妈子宫内四个象限的羊水最大深度分别是:3cm、1cm、4cm、1cm,那么她的羊水指数则为9cm。 通常情况下,羊水指数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随着妊娠周数增长而逐渐增加,到妊娠36至38周达到最大值,过了预产期则明显减少。 那我现在如何增加羊水呢? 增加羊水的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多喝水。这是因为身体有充足的水分,羊水也会随之增加。议孕妈每天喝8-10杯水,也可多喝豆浆或有营养的汤水,如海带汤、鸡汤等,补充身体含水量。但多喝水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不过为了心理安慰,也为了尽量亡羊补牢,还是喝吧。 同时多吃含水量高的蔬菜水果(如果血糖高了要控制水果的量), 增加身体水分,从而增加羊水。含水量高的蔬果不仅能保持身体水分充足,还能提供比较丰富的营养。适合补充水分的蔬果包括: 蔬菜:黄瓜、莴苣、芹菜、萝卜、青椒、花椰菜、菠菜、西兰花和小胡萝卜。 水果:西瓜、番茄、杨桃、草莓、葡萄柚、哈密瓜。 如果羊水继续少下去影响胎儿安全了,胎儿又没有成熟,喝水无法补上来,也可以往宫腔里注水的,当然这要听医生的! |
空腹羊水指数和不空腹有区别吗?羊水指数是指将子宫分为上下左右的四个区域,把四个区域的最大羊水暗区的垂直深度总的加起来后就是羊水指数。羊水指数大于或等于25cm属于羊水过多,羊水指数小于或等于5cm属于羊水过少。其中羊水指数在25―35cm是羊水轻度过多,在35―45cm是中度羊水过多,超过45cm是重度羊水过多。羊水指数小于或等于8cm的是羊水偏少。孕期测量羊水,是评估妊娠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准,都是采用超声检查来观察了解孕妇在妊娠期的羊水量情况,羊水指数就是最好的确定羊水量是否正常的指标。 羊水指数的多少与空腹与否没有太大关系,羊水指数结果显示羊水量少与胎儿有可能存在异常有关系,也有可能与孕妇平时饮水量少有关系,但绝不会是检查后羊水量少然后你马上喝水吃饭喝汤后,羊水量就会涨起来的。而且大部分孕妇到了孕晚期都会出现羊水指数偏少的情况,特别是孕晚期刚好在夏天时,喝水少出汗多的孕妇,就更有可能会存在羊水偏少的现象。 羊水指数偏少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有影响,严重的还有导致胎儿缺氧、发生早产的可能。因此孕检中发现羊水指数偏小时,需要通过检查了解清楚原因,在医生指导下尽快纠正羊水指数。需要输液治疗的,除开听从医生安排治疗的,孕妇自身还可以在平时多喝水,喝白开水,并且小口小口地喝。饮食中也可以多喝汤,各种对胎儿生长发育有益的营养汤水都可以喝。 孕检中检测羊水状态是否正常羊水量是否正常时,都不需要空腹的。羊水的检测都是通过超声检查来确定,可以检测到羊水量的多少及羊水的状态。当羊水量不正常或羊水有混浊时,都说明胎儿情况有可能存在不好,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然后根据检查结果来决定该怎么办才是对孕妇和胎儿最好的。 孕妇自己不要为某一项单一的孕检结果而忧思过重,胎儿如果真的存在异常,都得是经医生仔细检查,综合好几项检查结果才能确定的。孕检中单看某一项检查结果就忧心胎儿健康有问题,实在是孕妇自身过于的紧张,不仅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孕妇不安焦虑的情绪也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
怀孕后,有些孕妈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比如:先兆流产、胎盘低置、脐带绕颈、胎儿缺氧等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孕期就要时刻注意,仔细养胎。另外,还有一种常见情况,也需要注意,那就是孕期羊水不足。 孕妈不要以为羊水不足是个小问题,羊水不足对胎儿危害很大,尤其是会导致胎儿窒息缺氧,我一个朋友怀孕后就因羊水不足引产了。所以,孕期出现以下这几个症状,多半提示羊水不足,孕妈要重视起来。 宫高不足 我那个因为羊水不足而引产的朋友,说她怀孕后一直不显怀,刚开始以为自己太瘦,但是到了后来医生检查测量发现她的宫高明显不达标。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她是羊水不足,所以导致宫高不足,看起来肚子偏小。后来,治疗了一段时间,我朋友腹中的羊水没有长上去,再加上体质问题,无奈只能引产。所以,那些宫高不足的孕妈,不要一味自得自己“不显怀”,也要考虑一下羊水不足的问题,为胎儿的健康着想。 胎动异常 我们知道,羊水的主要功能就是:缓冲外部压力保护胎儿、维持恒定的宫内温度、临产时帮助扩张宫颈内外口及**等,为胎儿的生存和发育提供重要环境。所以,当羊水不足时,胎儿就无法自由呼吸和运动,胎动就会呈现异常。因此,孕期只要发现胎动与之前相比有不规律的症状,比如:宝宝之前爱动,现在一整天都不动一下,之前很少动,现在忽然动得特别频发,孕妈都要赶紧重视起来。如果到医院做过检查,发现胎心异常,羊水确实不足,甚至有缺氧的可能,那就要抓紧配合医生治疗,以确保胎儿平安成长,顺利出生。 子宫变敏感 前两天跟一个孕妈聊天,她说自己肚子的宝宝很捣蛋,每次胎动都“踢”得自己肚子特别疼。有一次,她老公抚摸着她被宝宝踢疼了的肚子,没一会儿竟然有了宫缩反应,可把她吓得不轻。第二天,她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她这是羊水不足,引起的子宫敏感,假性宫缩。上面提到的,羊水可以缓冲外部压力,保护胎儿。其实,相反也可以保护孕妈免受胎儿“踢打”。一般情况,羊水正常,普通胎动是不可能让孕妈有肚子异常疼痛的感觉的。而羊水不足,胎儿与孕妈肚子间的保护层少了,胎动才会让孕妈有疼痛感。而且,因为羊水不足,对外界的缓冲变弱,子宫变得敏感了,在遭受外部刺激后就会导致假性宫缩。这也是为什么这位孕妈被老公抚摸了一会儿肚子,就出现“宫缩反应”的原因了。 所以,孕期一旦出现这几种症状,孕妈一定要警惕羊水不足的情况,及时早做准备对胎儿和自身都有好处 |
羊水突然破了怎么办?孕妈妈留心这几点,别不当回事!很多人都觉得腹中胎儿很纤弱,准妈妈尤其怕胎儿受到伤害,每次睡觉翻身或者动作幅度偏大时就担心压到胎儿。其实宝宝并非弱不禁风,胎儿有一件很强大的“保护伞”,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羊水,胎儿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羊水中进行的,羊水充当着保护以及滋润胎儿的作用,羊水外面有一层羊膜囊,破水通常意味着胎儿马上要出生了,准妈妈需要马上去医院分娩。若破水后迟迟不就医或处理不当,有可能发生宫内感染或者胎儿窒息等风险,这种情况一般比较紧急,很多新手妈妈都不太了解。 羊水破裂有什么感觉? 小婷的孩子快七个月了,讲起破水经历,她依然感到一丝后怕。38周的一个夜晚,她突然听到类似气球破了的声音,不过声响不大,还比较沉闷,然后一股暖流涌出来,站起来一看,感觉不像分泌物,用纸根本就接不住,于是赶紧躺到床上,当时已经凌晨4点多了,家人赶紧收拾好东西,到医院后都差不多6点多了,做了检查,羊水又少了很多,医生说宝宝要最好马上剖出来,由于胎位不太好,若执意顺产,产程可能会很慢,到时候胎儿在子宫内容易缺氧。还好小婷和家人都比较信赖医生,果断决定立即把胎儿剖出来,还好产程很顺利,宝宝也没事。 关于羊膜破裂,孕妇要牢记这2点,别不当回事 1、如何预防羊膜早破? 没有正式进入产程前发生破水现象可以称作“羊水早破”,通常发生在孕36周前,这时胎儿发育还不是十分成熟,若孩子提前发动了,这便是所谓的早产儿。早产儿并发症较多,各个器官发育也不够完善,尤其是肺部以及大脑等,新生儿感染几率比较大,新生宝宝存活率也不是很理想。 如何避免羊膜提前破裂?首先,细菌感染是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准妈妈平时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身体有炎症时要及时处理;其次,孕期每一次产检都很关键,孕妈别以为产前检查可有可无,产检可以提前发现身体异常状况,对预防妊娠并发症至关重要,还能有效避免羊水早破;再次,过度劳累或者剧烈运动或许会引起胎膜受损,准妈妈应该以休息为主,平时也要适当锻炼(在不感到疲劳的情况下)。 2、临产前羊水突然破了怎么办? 临产前羊水破裂是正常产前现象,准妈妈不必诚惶诚恐,也不能无动于衷。一旦发生破水症状,准妈妈要马上平躺到床上,最好将臀部垫高些,以防脐带脱垂或羊水快速流出,还要尽快去医院待产,不然宝宝在子宫内容易缺氧,若情况很严重或叫不到车,准妈妈还可以打120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