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关于女性学历与国家生育率之间的关系是许多国家的讨论重点,甚至有些国人也认为女性普遍高学历乃至高度事业心会降低生育率。毕竟学历高、成就高的女性择偶标准也高,而且就职拼事业也会错过黄金婚配/生育时间。 德国经济人口学家Kogel曾针对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OECD)国家进行研究,发现OECD各国总生育率与女性就业率的相关性以1986年为分界,由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90年代后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的国家其生育率也较高。 OECD国家的转变是因为许多国家意识到,鼓励生育的关键在于国家能否提供更多具有弹性工作时间、育婴留职停薪津贴的工作,以及高品质的托育机构。若能降低生育对就职女性造成的麻烦,现今普遍投向职场的女性自然能放心在黄金婚配/生育年龄里完成人生大事。 我国与日韩两国相似,很多女性在30岁之后就离开职场,通常是因为步入婚姻,难以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取得平衡。另外,根据《关键评论网》专文,日本女性因为难以感受到高阶工作与高社会地位之间的关联,所以许多高学历女性宁可走传统路线,找个好归宿后一辈子相夫教子。或许国内的情况也类似。 这几年,因为在学校继续进修之故,女性步入职场的时间越来越晚。在这种趋势下,女性自然希望步入职场后可以拼出一番事业成绩,以免白费自己的高学历。偏偏婚嫁、生育会拖累事业,而打拼事业有成后往往也错过了适婚年婚。或许,上述的矛盾就是产生女性高学历导致低生育率此想法的原因之一。 然而,如果能与欧洲国家一样,提高女性生育时的补贴、完善并健全托育机构,降低女性生育的麻烦,应会比政府目前着重于生育补贴的做法来得好。 再者,男性分担家事的比例仍然偏低,导致女性觉得婚姻是蜡烛两头烧,难以兼顾,须要放弃事业;如此一来,有事业心的女性自然不想早日步入婚姻。何况,普遍认为长期离开职场将难以重启职涯,这想法让许多女性更加害怕婚姻与生育。相比于日本很多妇女在家庭状况稳定后重新步入职场,国内女性并没有晚年第二波就业潮,或许这与不看好女性重启职涯的想法有关。 现今女性低薪的环境确实让人们不敢结婚生子,总是想攒积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再结婚。短期之内这种趋势恐怕难以改变。或许可以学以色列,推动试管婴儿疗程补贴,帮助错过黄金生育年龄的人生小孩,这无疑是十分实际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