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孕期间,由于饮食改变、运动减少,孕妇很容易排便费力或便秘,使直肠下端及肛门的痔静脉丛血液淤积曲张,诱发痔疮;到了怀孕中晚期,为了保证胎儿的营养供应,孕妇盆腔内动脉血流量增多,但随着胎儿发育,子宫日益增大压迫盆腔,腹部压力不断增高及孕激素的升高,更容易使痔静脉丛血管内的血液回流受到阻碍,更容易诱发痔疮或使其加重。 1、血流量增大让血管压力变大 怀孕期间为了供给胎儿所需,血液量会比平常增加约50%,倘若孕妈妈本身体内的血液循环就不好,血液量在短时间内增加会使血管压力变大,形成便秘与痔疮。 2、激素影响导致便秘 怀孕以后,孕妈妈体内的激素改变,使得肠胃蠕动变慢,食物停留在肠胃道的时间延长,被过分吸收水分后,大便就会变得非常干燥,这时排便时必定会更加用力,肛门扩约肌无法承受长期以来的不当施压,逐渐就会形成痔疮。 3、子宫压迫盆腔静脉 怀孕后期,随着胎儿的成长,子宫日益变大,逐渐压迫到骨盆腔中的静脉,导致肛门附近的静脉回流变得不顺畅,致使肛门口出现静脉血管瘤,就是俗称的“痔疮”。 事实上,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不少妇女在怀孕前已经患有痔疮,在孕期往往会加重。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孕妇痔疮患者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群。除了痔疮外,妊娠期间还常并发有肛裂、大便干硬等肛门周围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