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越是到最后关头准妈妈们越不可掉以轻心,要知道若宝宝没待到足月就急哄哄地出来了,就可能属于早产儿! 到底什么是早产儿? 所谓早产儿,目前我国多把胎龄<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这一定义不考虑体重。国外早产儿多指孕周满20周至不满37周,体重在500g至不足2500g者。其中,孕周不满32足周者称极早产儿。分娩孕周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围生儿颈后越差,并发症也就越多,生存能力随之也越低。 早产发生的原因? 早产一般分为医源性早产和自发性早产。 医源性早产:因孕妇或胎儿发生不可控制的疾病而必须提早终止妊娠。例如:免疫病、妊娠高血压等。 自发性早产:因为孕妇自发出现宫缩或破水,而造成提前分娩。 早产发生的症兆有哪些? 如果每15分钟出现大于或等于2次的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同时间隔时间有规律,则可能要早产。或是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准妈妈立刻到医院进行下一步的诊疗。 ①下腹疼痛 下腹部有类似月经来前般的闷痛、规则的子宫收缩及肚子变硬。 ②持续背酸 持续性的下背腰酸、阴道分泌物变多,或夹带红色血丝如破水或出血、肠绞痛或不停腹泻等。 ③分泌物有异 分泌物增加,有水状或血状的阴道分泌物。 早产对宝宝的影响有哪些? 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未完成,器官功能及免疫力均不良,很多早产宝宝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①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呼吸功能紊乱,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齐,呼吸暂停,皮肤青紫,并可导致脑缺氧。 ②早产儿吞咽和消化功能差,容易呕吐、呛奶,引起吸入性肺炎,也可加重缺氧。 ③早产儿肝脏功能不完善,缺乏有助于退黄疸的酶及蛋白,使黄疸疽不能快速消退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④早产儿凝血功能差,加上缺氧,易产生颅内出血、呼吸暂停和吸入性肺炎、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严重疾病均可导致早产儿脑细胞缺氧、坏死,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此外早产儿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引起惊厥,造成脑细胞损害,引起脑发育障碍、智力低下。 容易发生早产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早产对每一位准妈妈来说都可能发生,但有些准妈妈发生几率却比较高。医学上虽验证出一些风险因子可供参考,但这种依据是经验法则,并不能准确的预测出早产的必然性。也就是说,有危险因子的准妈妈并非一定就会早产;没有任何危险因子的准妈妈也并非就不会有早产的可能。 ①多胞胎怀孕。 ②过去曾有过早产史。 ③子宫或子宫颈先天异常。 ④从未接受产前检查。 ⑤日常习惯不佳。例如:抽烟、饮酒、使用非法药物等。 ⑥准妈妈身体、心理压力负担过大。 ⑦准妈妈生理状况出现问题。 例如:胎膜过早破裂、子宫颈感染、阴道感染、性病及其他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凝血机能异常、怀孕前体重过轻、过度肥胖症、胎儿是先天畸形儿等。 如何预防早产? 孕前积极治疗及调理各类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把握好妊娠时机。孕期积极预防各类妊娠合并症的恶化及发生。例如:妊高症、羊水过多或过少。除此之外,准妈妈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孕期警械各类感染因素。 ●注意休息,注意营养均衡。 ●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下蹲。 ●夫妻生活要适度,以免刺激子宫。 ●注意保护腹部,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以免发生跌倒或碰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