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按照产检的规范,医生在第一次产检或在16周之前(最好在14周之前)是需要核算宝宝的预产期的。另外各种App或者网站上也有计算预产期的工具,但是很多妈妈发现结果都不一样?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一头雾水,在这里妈妈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预产期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预产期? 预产期,故名思义,就是预计宝宝分娩或生产的日期。按照孕妇平时月经规律以及排卵时间正常举例来说,从最后一次月经(医生的记录会写成LMP)的第一天到胎儿娩出的日期计算,胎儿在妈妈子宫呆的平均时间是280天,即40周。也就是说,正常妊娠的妈妈分娩结束的平均时间为胎儿孕40周左右。 有些病理妊娠情况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了改善母儿的结局,需要医源性提前结束妊娠的情况除外。 宝宝一定会在预产期的那天分娩吗? 其实大家需要知道的是,预产期是根据既往大量妈妈的自然分娩时间而提炼经验提出的,却并不代表所有的妈妈都会在胎儿刚好孕40周时分娩。 正常情况下,宝宝在孕37周至42周前分娩都算正常的,但前提是预产期(医生的记录中会写成EDC)要计算准确。 而预产期并不是精确的分娩日期,据统计,只有53%左右的准妈妈会在预产期那一天分娩。预产期并不是说这个日子肯定生,只是大概的时间,预产期前后二周内出生都属正常范围。预产期可以提醒准妈妈胎儿安全出生的时间范围,但不要把预产期这一天看得那么精确。 预产期如何计算? 1根据末次月经推算 按末次月经时间的第一日算起,月份加9,日数加7。例如:末次月经是1月1日,加9个月为10月1日,再加7天,为10月8日。但是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能会相差1~2周,如果孕妇的末次月经日期记忆不清或月经不准,就需要医生代为测算预产期。 注意,这类妈妈有部分由于排卵时间或胚胎着床时间的不准确,需要用到下面的第四种计算方法。 但是如果根据末次月经和早期的超声结果计算预产期相差在7天以内的,一般就按末次月经算,出现这种情况时有的医生会纠正预产期有的不纠正,两者均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不会相差太大。 2根据胎动日期计算 如果您孕前的月经不规律,或者忘记了末次月经的时间,可以依据胎动日期来进行推算。一般胎动开始于怀孕后的18~20周。计算方法为:初产妇是胎动日加20周;经产妇是胎动日加22周。 3根据基础体温曲线计算 将基础体温曲线的低温段的最后一天作为排卵日,从排卵日向后推算264~268天,或加38周。 4根据B超检查推算 准妈妈在做B超时,医生会测量胎儿的胎头双顶间径、头臀长度及股骨长度,通过这个测量,准妈妈就可以估算出胎龄,并推算出预产期。 5从孕吐开始的时间推算 一般在孕6周末就会有孕吐反应,就是末次月经后42天,由此向后推算至280天即为预产期。 温馨提示:孕37周后随时做好分娩准备 准妈妈到了孕37周应随时做好分娩的准备(准备好待产包、适当运动、均衡饮食),但不要过于焦虑,顺其自然,如果到了孕41周还没有分娩的征兆,有条件的应住院观察或适时引产。 产检项目:常规检查;胎心监护 这次检查要复查尿常规,检查宫高、腹围、胎心、胎位检查、血压、体重,指导自数胎动及临产征兆,胎心监测。 在孕38周后进行顺产评估,结合彩超、骨盆外测量及查体、孕妇意见决定分娩方式、是否提早入院。适合顺产的准妈妈可在家待产,而有剖宫产指征的准妈妈则可入院择期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