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0、90后的孩子,小时候村头上见得最多的标语都是: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 “该环不环,该扎不扎,见了就抓!” “超生罚款你不缴,拘留所里见分晓!” 现如今村头的标语换成了: “怀上来!生出来!养起来,就是不能打下来” “二胎奖,一胎罚,丁克不育都该抓” “农村要想富,多生孩子多种树” “多生多养,政府奖赏” 到底要不要生二胎,已经成为众多适龄父母考虑的一个大问题。长辈的催促,身边的同事的示范,自己却在苦苦纠结。那么我们看看大家怎么说。 这边有个网友列出了不想生第二胎的一些原因,或许都说中了大家心中所想说的: 1.在我的思想中,男孩女孩都是一样。女孩我一样的培养,不存在我一定生一个男孩的想法。 2.我们都是农村来到大城市的,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打算是要在市区买一套房子,好让女儿能在市区上学,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再生一个孩子,会加重经济负担,而且全靠我一个人带大。 3.我从小就能感觉到我父母重男轻女,且对女孩的极度不重视。每次只要我弟弟一哭,那全都是我的错。其它的我都不说了,很多伤心事。到了我这一代,我一定要改变这样的做法。 4.公婆在经济和精力不会给予帮助。我不愿和公婆住在一起,我坐月子,他妈才来一个月,就生气回家了。所以不会让老公父母帮忙带孩子,我更不会把孩子放在老家让公婆带。叫我爸妈帮忙带,那是更不可能的事情。 5.我生一个孩子带大点了,就可以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再生一个,怀孕加带到上幼儿园我,需要四年时间我才能上班。那时候我都三十三四岁了。 当然这个网友的亲戚朋友也列举了一些再生一胎的理由: 1. 这个年龄是生育的最佳年龄。再说女儿已经快四周岁了,而且我们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怕我到时候想生年龄就大了。 2.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希望。我一个亲戚说的,这个孩子没出息,那个孩子会有出息的。将来你老了,老大对你不好,老二会对你好,你可以这里走走,那里走走。反正总有一个对你好的。 3.有条件的话还是生两个比较好,一来孩子不孤单,二来到父母老的时候,两个孩子照顾长辈的负担也轻点,而且有什么事俩孩子可以商量商量,三是避免了独生子女自私自利,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端。 下面是我一个北京上班的好友的亲身经历,或许对大家有点点启发: 在北京一家单位上班的丁丁和老公都是本地人,结婚4年,已有一个女儿, 二孩的到来,让27岁的丁丁促不及防,这位年轻妈妈说,现在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不够用:“白天基本一天都在看小的,晚上大的从幼儿园回来,又需要给大的关爱——实在让人心力交瘁。”父母年纪大了,也不能指望太多。 现在,最令丁丁后悔的,是生小女儿之前没有跟大女儿做充分沟通,而如何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也成为令她心力交瘁的“1+1>2”式的“大难题”。丁丁说,本来乖巧听话的大女儿,现在幼儿园都不好好上了,只要看到我给小的喂奶,大的就噘嘴。有好几次,大女儿甚至当着丁丁的面,用手打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一边打一边还看着我,挑衅似的。”因为丁丁生二胎之前也看过很多关于二胎教育的话题,所以丁丁总结出了几个方法:1.带着大宝看一些兄弟姐妹相亲相爱的东西。这招果然有效有天,我抱着妹妹坐在她旁边,看见电视里的有爱画面,便亲了妹妹,又亲了我,说‘我好爱妹妹。’ 2.尽管时间在不充裕,讲大宝爱听的故事,在亲戚朋友逗小宝的时候,自己也拉着大宝参与其中,让大宝同样受到重视。 两个孩子虽然辛苦,经济压力也大,但是以后,能有俩闺女陪伴,想想就幸福。丁丁最后笑着对我说:“为了以后的幸福,现在吃这点苦头,又算得了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