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也许你已经意识到,重性抑郁发作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儿。即使症状标准、病程标准与严重程度标准都符合了, 排除标准 不满足,重性抑郁发作也还无法修成正果。只有当确定抑郁性症状不是由于亲人丧失、药物滥用、躯体疾病、大脑损伤导致的,也不是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妄想性精神障碍)的附属症状,亦不是双向障碍中的重性抑郁发作阶段,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才可成立,这也是所谓的鉴别诊断。 由于不同种类疾病的症状表现有交叉重叠之处,若是由此导致错诊误诊,将极大地影响对患者的治疗干预效果,因此,鉴别诊断在疾病诊断中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以双向障碍(Bipolar Disorder)和重性抑郁发作的鉴别诊断为例加以说明。 双向障碍 的关键特征是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发作交替进行。在躁狂发作阶段,患者常常精力充沛,对睡眠的要求降低,常沉浸在狂热和自大之中,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做出的事情常令人匪夷所思,不合情理,常伴有思维奔逸现象。如果将重性抑郁发作的状态比喻为在深渊中不断地下坠,双向障碍患者的感受则更像是坐过山车——在躁狂发作时仿佛是攀上了兴奋的巅峰,但抑郁发作时却会陷入绝望的泥沼。因此,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必须满足在此之前或是此次抑郁发作期间没有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经历。 (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看 这里 ) 看到这儿,你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是否放下了呢?若还是觉得自己无法做出判断,不妨去挂个专家门诊号吧!实际上,精神科大夫不仅仅会参考来访者本人对症状的自身体验,还会通过自己的临床观察和家属报告判断来访者主诉是否可信。出于各种目的,对症状的虚假描述也是常常存在的。若有必要,详细的心理测验、实验室检查、脑影像检查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评估。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精神疾病诊断确实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所以,不要再随随便便揪住一个有心理学背景的人问:“最近我总是心情不好,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啊?”他实在是无法给你一个简单的回答。不过,基于后现代思潮的一些心理学流派(比如叙事疗法)倒是认为,诊断其实只是方便了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对于患者本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益处,反倒是给他贴了一个狭隘的标签,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让他的世界里只剩下“抑郁症”三个大字在闪闪发光,其余正常的一切黯然失色。 抑郁症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诊断出来的,如果真的很怀疑,请去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