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目前,在浙江省组织接种的2个新冠病毒疫苗分别由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均为接种2剂的灭活疫苗产品。按照国家新制订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截至4月1日,全省已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678.15万剂次,其中第一剂510.48万剂次,达到4月底接种计划的21.82%。根据国家相关部署,后续还将有其他厂家生产的疫苗在我省安排接种。 一、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作为当前疫情防控头等大事。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疫情的最有力举措。2021年9月,我省针对秋冬季防疫形势趋紧的实际,在全国率先制定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指导意见,确定医疗卫生、口岸检疫、边防检查、进口冷链等感染风险较高的从业人员作为重点保障对象,为后续压茬推进重点人群紧急接种奠定了坚实基础。但相距要形成群体免疫效果,我们接种的人数还远远不够。尤其是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外向度高,对外经贸合作和人员交流频繁,境外输入的风险相对更高,亟需下大力气抓紧抓实疫苗接种,以技术手段进一步筑起抵御疫情的“防火墙”。 二、蹄疾步稳组织实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 遵循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我省以县(市、区)为单位制定疫苗接种计划。本轮接种面向18周岁及以上人群。凡在全省范围就业、旅居的成年人,不区分是否为浙江户籍、是否参加了医疗保险,只要排除接种禁忌,均可以凭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经过单位或个人预约,在合规接种点免费接种。外籍人士在我国参加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享受中国公民同等待遇,未参保人员原则上自费接种疫苗。为减少境内外人员交叉聚集,将以县(市、区)为单位确定外籍人士定点接种单位。 鉴于主动免疫工程涉及所有成年群体,具体实施将根据疫情防控的轻重缓急以及疫苗生产供应等情况,重点保障感染和疾病传播风险高的人群接种。我省要求机关单位带头、党员干部带头,推进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医疗机构人员普遍接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免疫策略,对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开展有序接种,确保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继而稳步扩大人群覆盖面,争取建立起牢固的免疫屏障。 三、多措并举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安全和服务保障。 我省各级政府均成立疫苗接种工作专班或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形成各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的强大合力。切实强化制度保障,健全疫苗省级统一采购、统一结算、统一调配工作机制,明确本轮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由医保基金结余和财政共同负担,对居民个人全免费。为确保供需精准匹配,省卫健委、省经信厅等部门加强与国家部委联系对接,多渠道多形式采购疫苗,规范做好配送、储运等各项工作,力求“人”“苗”无缝衔接。狠抓疫苗冷链储运管理、追溯信息化、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等能力建设,由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划片包干、驻点开展配套医疗救治保障,不断完善疫苗接种闭环管理体系,让广大百姓放心接种、安全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