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和近视力两方面 检查远视力,我国通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我国缪天容创立的对数视力表。检查时,被检者坐在距视力表5m的地方,国际标准视力表1。0或对数视力表5。0与被检眼在同一水平,双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从上而下,受检者迅速说出视标缺口方向,把说对的最小视标一行的字号记录下来。正常人的视力为1。0或5。0。当视力低于0。1时,可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时距视力表的距离)其视力。如在3m处以看清0。1时,则视力为0。06。当视力低于0。01时,即在0。5m处不能辨别0。1时,改为指数(FC)/距离。若5cm还不能辨认指数则改为手动(HM)/距离。如对手动亦无感觉,可在暗室内用烛光或手电筒照射眼睛记录光亮为光感(LP),或无光感,如有光感,要作光定位检查。 检查近视力时,我国通常用Jaeger氏近视力表和我国徐广第设计的E字标准近视力表。视力表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或用日光灯照明。正常人在正常光线下距离30cm能看清楚第10行为1。0。如果因近视或远视而改变了视力表与眼睛的距离,则将改变的距离一并记录。 如何进行视力检查? 检查远视力,我国通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我国缪天容创立的对数视力表。检查时,被检者坐在距视力表5m的地方,国际标准视力表1。0或对数视力表5。0与被检眼在同一水平,双眼分别检查。先右后左,从上而下,受检者迅速说出视标缺口方向,把说对的最小视标一行的字号记录下来。正常人的视力为1。0或5。0。当视力低于0。1时,可逐步走近视力表,按0。1×d/5算出(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时距视力表的距离)其视力。如在3m处以看清0。1时,则视力为0。06。当视力低于0。01时,即在0。5m处不能辨别0。1时,改为指数(FC)/距离。若5cm还不能辨认指数则改为手动(HM)/距离。如对手动亦无感觉,可在暗室内用烛光或手电筒照射眼睛记录光亮为光感(LP),或无光感。如有光感,要作光定位检查。 检查近视力时,我国通常用Jaeger氏近视力表和我国徐广第设计的E字标准近视力表。视力表应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或用日光灯照明。正常人在正常光线下距离30cm能看清楚第10行为1。0,如果因近视或远视而改变了视力表与眼睛的距离,则将改变的距离一并记录。 宝宝正常视觉反应检查法 检查发1:新生儿有瞳孔对光反应 手持手电筒,先遮住宝宝一侧眼睛,然后用手电筒光照射未遮住的另一侧眼睛。如果被光照射后瞳孔立即缩小,属正常视觉反应。同法测试另一眼,瞳孔若不能随光照缩小则为异常。 检查法2:2个月宝宝有固视反应和瞬目反应 把奶瓶或玩具放在宝宝面前,如果宝宝在看到眼前东西的一瞬间表现出眨眼动作,则属正常视觉反应,即瞬目反应;随后宝宝的眼睛会对眼前的东西盯视一定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固视反应。宝宝再大一些,眼睛还能随着所盯视东西的移动而移动。 检查法3:3—4个月宝宝有视运动眼振现象 把一个有黑白相间条纹的圆筒放在宝宝眼前,同时水平方向移动、转动这个圆筒,观察宝宝眼球是否追随圆筒左右来回转动。如果眼球随着转动,即为正常视觉反应。 温馨提示:宝宝的视力发育会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可能提前一些,有的则稍晚。只有出现明显的迟钝,才有可能是视力障碍。 宝宝视力障碍检查法 检查法1:观察眼球运动 观察宝宝在眼球转动时有无震颤,如果有即眼球快速度的左右抖动,则很可能存在着视力障碍。 检查法2:观察是否出现应答性微笑 2个月的宝宝,当有人面对着他、并逗他时(但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触及宝宝身体),会出现应答性微笑。 检查法3:观察眼睛追踪物体的能力 把一个直径10厘米的红色绒线团,放在距离宝宝眼睛15厘米处,1个半月宝宝,眼睛能随着红绒线团自右向左或自左向右跟至中线处;4个月的宝宝,两眼能随着红色绒线团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移动180度。 检查法4:观察眼睛注视物体的能力 宝宝4个半月时,能两眼注视放在桌面上的有颜色小丸,如糖丸,小球等。 温馨叮嘱:如果宝宝到了4个半月时,上述几项检查均达不到要求,可能存在着视力障碍,需及早去眼科做进一步检查。 不同年龄阶段宝宝视力检查法 第1阶段:客观观察法 2岁以内用客观观察法,检查口诀为“一月怕来二月动(怕指怕光,动指随大人的活动转动眼球);四月摸看带色物;六月近物能抓住;八月存在跟随目(大人手指到哪,宝宝眼光看到哪,并固视不动);1岁准确指鼻孔;2岁走路避开物”。除此,4—7个月的宝宝,如果视力存在问题,爬行和玩玩具的举止行为,通常比同龄的宝宝动作缓慢、准确度低,显得有些笨手笨脚。 第2阶段:手式、动物式形象检查法 3—5岁的宝宝可用手式、动物式形象视力表检查。需注意的是,要早一些在家中耐心教会宝宝认识视力表,并要反复测查,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第3阶段:成人视力表检查 5岁以上的宝宝,可用成人视力表检查。如果合作得好则能测出视力。我国儿童不同年龄段正常视力为,2岁:0。4—0。5,3岁:0。5—0。6,4岁:0。7—0。8,5岁:0。8—1。0,6岁:1。0或以上。 温馨叮嘱:如果按上述方法检测,发现宝宝的视力有问题,应及时诊察和治疗。当用手捂住宝宝一只眼睛时,宝宝高兴地大笑或挣扎反抗,而捂另一只眼却没有这种反应时,说明这只眼的视力有问题,应带宝宝去看眼科医生。 儿童的正常视力标准是怎样的 现在我们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视力十分关心,生怕自己的孩子是近视、远视、弱视等等;家长就急于给小孩配眼镜,做弱视训练,这样的后果可能会使小孩的视力短期内有所提高,但不是其自己发育的结果。这样做的后果一些小孩可能会在学龄前就出现近视。 那我们儿童正常的视力应该是多少哪?小孩是不是一生下来视力就能达到1。0?不是!婴儿刚出生时,视力很低,仅有光感;遇有强光,会出现闭目反应。几天后,能看到眼前手动;几周后,能看到眼前较大的东西。2个月的孩子,视力约为0。01左右;3个月约为0。02左右;4个月约为0。02~0。04;6个月约为0。05~0。08左右;8~9个月约为0。1左右;10个月约为0。1~0。15;1岁约0。2~0。25;2岁0。5~0。6;3岁0。7~1。0;5岁1。0以上;6~7岁以后,达到成人正常视力1。2~2。0;10~15岁其全视力即饱和视力可达2。0~3。0,甚至更高。 总之,孩子的视力进展与眼球从小到大,从短到长的发育相一致,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育规律。1~15岁的孩子,一般年龄每增长一岁,视力增加0。2左右。因此,15岁以下孩子的视力应不低于其年龄数乘以0。2之积,15岁以上至40岁仍按15岁计算。但孩子的眼球与视力发育亦有快有慢,有的孩子出生后头8周就有极大进步,甚至到6个月时,视力已能达到1。0;有的孩子到成年后仍处于远视状态,即眼轴长仍达不到24毫米。必须强调的是,按照儿童视力发育规律,经电脑验光或扩瞳验光,儿童在12岁前都应该是远视眼。如5岁儿童正常应该有+1。50D~+2。00D的远视,12岁时应该有+0。75D左右的轻度远视,15岁左右时,应该逐渐发育为正视眼,度数为0左右。如3~5岁的儿童,其视力为1。0或更好,经验光证实其为正视眼,如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则其后肯定会发展为近视或高度近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