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大众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医疗技术的更新也为很多人解决了难题,一些因为身体原因而不能怀孕的朋友们,因为试管婴儿技术的出现,从而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幸福,试管之路辛苦且难熬,因此朋友们在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哦!下面是一位被查出癌症的年轻朋友,原本是不能拥有自己的孩子,没想到三年之后竟然怀上了自己的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 3年前,28岁的柳女士刚新婚不久,就被查出患了子宫内膜癌,这对于还未生育的女性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她,还能拥有自己的孩子吗? 传统的子宫内膜癌治疗须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今后必定丧失生育功能。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医师吴莺实在无法做出这个治疗决定,“她还那么年轻,还没有当妈妈!”吴莺结合柳女士的具体情况,仔细考量了她的各项检查结果,全部符合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指征。她权衡再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暂时不实施手术,对柳女士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 吴莺为柳女士制定了周密的诊疗和随访计划。可喜的是,经给予大剂量高效孕激素治疗,柳女士的子宫内膜病变成功发生了逆转,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她虽然年轻患癌,却非常配合治疗,而且她坚强乐观的心态,对病情的好转很重要。”吴莺说。 一年后,柳女士的病情稳定,吴莺为她以后的生育考虑,将口服药物治疗更换成为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以保护子宫内膜。此后,柳女士定期随诊,宫腔镜检查和诊刮病检均未再提示子宫内膜有病变。 治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吴莺开始了柳女士抗癌路上的“升级”任务。 虽然柳女士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了逆转,但仍是一个随时可能再次复发的“暗雷”。吴莺介绍,在临床上,保守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即使肿瘤完全消退仍有24.0%~40.6%患者复发,甚至极少数者复发时可能已为晚期肿瘤,直接导致死亡。因此,妊娠是保守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渴望生育的女性应尽快怀孕,完成生育后再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柳女士的子宫条件不适宜自然受孕,湖北身份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为她进行人工助孕技术辅助受孕,取卵后成功在体外培育了两个囊胚,之后取出曼月乐环、迅速往宫腔内移植囊胚,做到“无缝对接”,保证她体内的孕激素“不断档”。 让人惊喜的是,一个囊胚在柳女士宫腔内顽强地存活下来,她怀孕了!柳女士开心不已,这个乐观的准妈妈的整个孕期很顺利,还坚持上班,“忙碌起来就不会把自己当病人了”。 6月28日,柳女士怀孕39周,在省妇幼顺利剖宫产了一个7斤多的女婴,“升级”成为新手妈妈。“当初,我得知自己患了子宫内膜癌的时候,只想着怎么生存下来。但医生却给了我更多,这简直是改变了我的命运。”她激动地说。 剖宫产术后,医生将柳女士的子宫诊刮和腹腔冲洗液送病理科检查,结果显示是良性。一个月后,柳女士还需再做一次核磁检查。如果这两次检查结果都没问题,而柳女士还有生育二胎的需求,吴莺将会继续给她做保守治疗,严密监测。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用药逆转成功,接着带曼月乐是取卵成功,体外培植囊胚成功后取环植胚成功,并且助孕至足月分娩,在全国很罕见。 柳女士在省妇幼专家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一系列罕见的操作,实现了当妈妈的心愿,但她的遭遇却也代表了一个越来越多的年轻患癌群体。 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通常又称为子宫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 异常阴道流血或阴道排液是最常见的症状,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早期患者首选手术,根据有无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选择相应的辅助粘连,晚期患者采用、放疗、药物等综合治疗。 子宫内膜癌与哪些因素有关?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但通常可分为两种类型: 型是雌激素依赖型。这类患者较年轻,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延迟,或伴有无排卵性疾病、功能性卵巢肿瘤、长期服用单一雌激素或他莫昔芬等病史,肿瘤分化较好,预后良好。 II型是非雌激素依赖型,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多见于老年妇女,肿瘤分化差,预后不良。约5%与遗传有关。 随着自然环境恶化、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加大等因素,近年来癌症患者数量大幅增长并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 据统计,约20%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在年轻未育的患者。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健康生活,控制体重 子宫内膜癌与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有关,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持理想的体重是十分必要的,对高血压、肥胖、不育、绝经延迟等高危人群密切随访或监测。 注意更年期异常出血 重视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和绝经过渡期妇女月经紊乱的诊治。 及时治疗子宫内膜癌前病变 对于子宫内膜有增生,特别是不典型增生的女性朋友,应积极治疗,严密随诊。 科学补充雌激素 更年期女性在使用雌激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正确掌握雌激素应用的指征和方法,同时补充适当的孕激素,避免疾病的发生。 女性朋友们,为了您的健康,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了解,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身体不适,需要及时就诊,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