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1年出版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的建议,产前检查一般10次左右,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孕前和孕期必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型、血糖、胎儿系统超声筛查、胎心监护、唐筛等常规检查,备查项目则包括染色体、地中海贫血筛查、羊水穿刺、宫颈评估等。其中,整个孕期产检必查项目花费为2000元左右。 然而,近日有媒体记者在部分医院产科调查发现,六成以上孕妇选择了备查项目,平均产检花费在5000多元,高的可达数万元。可见,孕期过度产检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了。 众所周知,孕期产检很重要,可以让医生及时发现孕妇及其胎儿的异常情况,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尽量避免危害的发生或降低危害程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怀孕期间产检的次数越多、检查项目越多就越好。 怀孕生子是人类经过千万年进化后保留的本能,只要是正常女性都能胜任,对待怀孕生孩子这件事情不要走极端——完全不重视不产检不行,过度重视产检也不行。 对于大多数孕妇来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到医院进行围产保健、从孕28周开始坚持每天数胎动就可以了,更多的检查只是一种浪费。而且,孕妇为了一些没有必要做的检查频繁地去医院,反而会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不利于胎儿的健康生长。 此外,频繁地进行不必要的产检,对胎儿也是一种“打扰”。像在做B超、胎心监护等检查时,有时候医生为了更好地查看胎儿有没有肢体畸形、观察脑室大小或听胎心,会轻轻推动孕妇的肚子,让可能正在睡觉的胎儿醒来挪动一下身子。 更严重的是,过度产检的幕后推手是孕妇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而孕妇的这种负面情绪会对胎儿健康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