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对孕期常规监测宫颈变化并没有达成共识,常规筛查和筛查后的有效干预还是存在困难。那么,哪些人需要关注宫颈变化、监测宫颈呢? 1、宫颈长度 理论上宫颈长度,不能代表着宫颈机能,但可以比较肯定的是短宫颈和流产、早产的相关性。 也就是医生不能根据宫颈长度,判定是否是机能不全,但可以预测会不会早产。再加上超声的安全性,目前预测早产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孕期超声宫颈长度的监测。 相比于阴超和腹部超声的测量评估,经阴超更为可靠,也就是可重复性更强,更为准确。 但即使是这样,宫颈长度的测量依旧会有差异,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例如孕妇体位的变化是站位还是卧位、 测量时超声医生的手法、有没有排空膀胱等。
2、为何不常规筛查或监测宫颈变化
既然宫颈长度可以预测早产,为何不常规在孕期筛查或监测宫颈长度呢? 截至目前,各国指南和权威文献还没有建议如此做,包括中国早产指南。
原因在于,如果筛查出宫颈短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处理。如果没有方法处理,不能指导临床实践,那么就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筛查。
3、 哪些属于高危需要关注宫颈的人
如果从宫颈长度可以预测自发性早产来讲,那么所有自发性早产高危人群都应该筛查宫颈长度。 早产高危人群有很多很多,包括孕妇吸烟、体重过轻、经济条件差、牙周病、胎儿畸形、 多胎妊娠、 贫血、孕妇年龄过小小于 18 岁或过大大于 40 岁、前置胎盘、孕妇焦虑或抑郁、孕期反复出血等等等。
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如孕中期流产史、早产史、宫颈手术史或创伤史(如宫颈锥切或多次宫腔镜)、多次流产史、子宫畸形等。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类早产高危人群。 总之,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我们只能根据技术的发展和目前的研究证据不断变化,当然也要考量各地的卫生资源分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