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获悉准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每次产检医生都会要求测量血压,可由此得知准妈妈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或者低血压等疾病。
孕期测量血压的时间
血压是孕期每一次产检的必测项目。通常来说,在孕3个月,准妈妈就要进行第一次产检,此次产检就会包括血压测量,通过第一次的血压测量数值,医生可以掌握准妈妈健康的基本情况。 到了孕中期这个阶段,可能会有一部分准妈妈已经进行了第二次产检,并测量了血压。医生会拿此次的血压检查结果和上次的做对比,看看是否有异常情况的出现。 整个孕期可能要进行9~13次左右的产检,也就是说,在孕期要测量9~13次左右的血压。
孕期测量血压的重要性
妊娠高血压是孕期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它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血压高,一般会在孕5个月的时候发生。因此,每一次产检测量血压,可以很好地预测或观察准妈妈是否会患上妊娠高血压疾病。 妊娠高血压会令母体的脏器产生病变,也可能会影响到胎宝宝的健康和分娩。 如果准妈妈平时就有头晕头痛、乏力水肿、体重短时间内增加等情况,可以及时去附近的医院测量血压,查明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必等到产检。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准妈妈要注意,血压测量容易受准妈妈的心理状态、运动等多面的影响。因此,准妈妈在测量血压之前,要保证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安静的状态,避免检查数据不准确。 1.放松身心很重要 准妈妈在测量血压前,要避免应激状态,如喝咖啡、吸烟、受寒等。如果准妈妈在测量前有做过运动(如爬楼梯),最好休息10~15分钟左右,等身心都安静下来后再测血压。 2.最好不吃东西 测量血压前的半小时内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可能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3.不要屏住呼吸 有些准妈妈测量时,可能精神过度紧张,就会不自觉的屏住呼吸,这种做法会导致血压变高。因此准妈妈要注意测量过程中不要屏住呼吸。
小贴士
准妈妈要保证睡眠时间充足,让身体得到足够的放松,才能量出准确的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