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怀孕时,男性胚胎和女性胚胎的数量是几乎相同的 2. 在出生时,男宝宝的数量确实多于女宝宝;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女宝宝去哪里了? 过去学术界总是常常认为,从生理学的角度讲,男性比女性脆弱。 比如男性的平均寿命低于女性。你像全世界寿命最长的中国香港(没错,香港已经超过日本了),香港男性平均预期寿命 81 岁,女性则高达 87 岁; 比如说,在严寒条件下,女性的耐受能力比男性更好一些(女性相对更月半,脂肪层更厚); 再比如说,几乎每一种癌症中,男性的发病率都比女性高;某些癌症可能差异只有几个百分点,而有些癌症男性甚至比女性高 2-3 倍。 然而在还没出生之前,情况可能就不同了。 2015 年,美国生物学家 Steven Orzack 所领导的团队,针对这个受孕到出生时胎儿的性别比问题,进行了史上样本量最大最全的一次研究。与人们以往所普遍认为的相反,其实女性胎儿更加脆弱。研究发现,在妊娠的不同阶段,男性胎儿和女性胎儿的死亡率是在持续变化的。 在受孕时,男性胚胎的比例和女性胚胎的比例是相同的; 在受孕后的前 2 周内,由于这时候男性胚胎死亡高,男性比例开始低于 0.5; 第 10-15 周,由于这时候女性胎儿的死亡率高于男性,男性比例回升超过 0.5,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第 20 周; 第 28-35 周,男性胎儿死亡率又再次升高,男性比例开始回落,直至接近 0.5,但是不会低于 0.5。 说是人类的基因决定也好,说是大自然的安排也罢,在种种机缘巧合的影响下,大多数国家都是出生时男孩略多,但由于男性本身的冒险好斗,以及男性更容易受到一些疾病影响,在 20 岁之前,男性的死亡率是比女性更高的。在美国,20 岁前男孩的死亡率比女孩高了 44%。 ![]() 因此到了育龄期,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则大致相等,这种均衡使得双方找到容易孕育对象。从人口学的角度出发,男宝宝比女宝宝略多的情况,其实是最优于繁衍后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