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的四种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指征: 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时,根据胎龄、患儿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及生后日龄,对照日龄胆红素与光疗干预列线图,当达到光疗标准即可进行。 原理: 光疗作用下使未结合胆红素光异构化,可不经肝脏处理,直接胆汁和尿液排出。光疗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光疗后皮肤黄疸消退并不表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已达到了正常。 设备: 主要有光疗箱、光疗灯和光疗毯等。光照时,婴儿双眼用黑色艳照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除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外,其余均裸露;可以连续照射,也可间隔12小时进行。 副作用: 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蓝光可分解体内核黄素,光疗超过24小时可引起核黄素减少,故光疗时应补充核黄素。此外,光疗时应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2、药物疗法 供给白蛋白: 数学奖每次10-20ml/kg或白蛋白1g/kg,以增加其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应用5%碳酸氢钠提高血液pH值,以利于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 肝酶诱导剂: 能诱导UDPGT酶活性、增加肝脏结合和分泌胆红素的能力。常用口服苯巴比妥钠,可诱导肝酶活性,有利于未结合胆红素经肝酶作用变为结合胆红素,而不透过脑膜。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可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 3、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可以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 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治发生胆红素脑病; 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方法: (1)血源:Rh溶血病应选用Rh系统与母亲同型、ABO系统与患儿同型的血液,紧急或找不到血源时也可选用O型血。母O型、子A或B型的ABO型溶血病,最好用AB型血浆和O型红细胞的混合血。有明显贫血和心理衰竭者,可用血浆减半的浓缩血。 (2)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2倍(约150-180ml/kg),大约可换出85%的致敏红细胞和60%的胆红素及抗体。 (3)途径:一般选用脐静脉或其他较大静脉进行换血,也可选用脐动、静脉进行同步换血。 4、其他疗法 防治低血糖、低血钙、低体温、纠正缺氧、贫血、水肿、电解质紊乱和心力衰竭等。 上述方法中,重症溶血主要靠输血。轻症可用光疗药物等综合治疗,应用光疗后目前ABO溶血的患儿很少需要换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