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试管婴儿(IVF)问世后,女性因素(如输卵管不通)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医生对男性因素(比如严重的少弱精)仍然没有好办法。曾经的尝试包括透明带下授精法(SUZI),部分透明带切除(PZD)等,但其受精率和妊娠率非常低。 ![]() 按照业内的传说,比利时的Palermo团队在尝试SUZI操作的时候误打误撞的把精子直接注射到了卵子胞浆内,结果第二天观察到了令人满意的受精。 1992年,Palermo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ICSI(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试管婴儿,从此精子再也不需要大军团作战了,一个特种尖兵足以完成任务。 ICSI,全称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国内俗称第二代试管婴儿。第二代试管婴儿并非是第一代的升级版,也不能取代第一代,它与第一代(IVF)在适应症上有所差别,适合不同的人群。之所以被称为第二代,只是因为这个技术的出现比IVF晚了十多年,按中国人喜好分代的习惯,才有了这么一个误导性极强的俗称。 ![]() 顾名思义,单精子注射(ICSI)就是把一条精子注射到卵子胞浆内,完成受精。其操作过程是由实验室的胚胎学家在显微镜下选取一条形态正常的精子,通过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玻璃管注射到卵子的胞浆内,完成受精过程。ICSI操作跨越了精子运动,顶体酶释放,颗粒细胞消化,精卵结合,透明带反应等一系列步骤,特别是大大降低了对于精子数量的要求(从百万的数量级降低到个位数),为男性不育患者带来了福音。 ![]() ICSI的适应征:严重的少、弱、畸精子症;不可逆的梗阻性无精子症;生精功能障碍(排除遗传缺陷疾病所致);精子顶体功能异常;免疫性不育;体外受精失败;需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查的等。(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