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促排卵的病人,在排卵后除了会用黄体酮类药物之外,还会用到其他的药物,如绒促性素、雌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等。只是黄体酮类的药物是最常用的。这些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是黄体支持的药物。 为什么促排卵的患者,会建议使用黄体支持的药物呢?我们从两方面来解答: 一:促排卵的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内源性黄体功能不全。 有资料显示,在自然月经周期, 育龄期女性黄体功能不全发病率为3%~10%,在促排卵周期中,12%~32%的患者会出现黄体功能不全,表现为黄体发育不良, 分泌孕酮不足或黄体过早退化, 致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性降低,临床以内膜发育与胚胎发育不同步为主要特征, 与不孕或流产密切相关。 二:黄体酮类药物有助于改善黄体功能不全,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黄体酮类药物主要通过发挥以下3方面的作用达到支持黄体的目的: ①促使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的增生期基础上向分泌期转化, 为受精卵植入做好准备; ②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及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保持子宫肌层静止, 减少子宫收缩; 使子宫颈口闭合, 黏液减少并变稠, 精子不易穿透; 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收缩的振幅等, 以保证受精卵及胎儿在子宫腔内安全生长; ③ 妊娠后通过促进母- 胎界面CD56 淋巴细胞分泌孕酮诱导封闭因子(PIBF), 促进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防止胚胎排斥。 最新的一项研究,对2842位研究对象,共4065个IUI(人工授精)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回顾及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黄体支持对于促性腺激素(hmg等)促排IUI周期明显获益(证据等级A级),其累积妊娠率明显提高。 |